第16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在石獅舉行,對于絕大多數參賽運動員與觀賽嘉賓來說,石獅是一座陌生的閩南城市,而當你細心品讀這座城市,你一定能夠感受到城市繁華背后的生態稟賦。你知道石獅有一個“黃金海岸”,但不一定知道還有一座“白鷺島”;你知道石獅有祥芝國家級中心漁港,但不一定知道石獅有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古浮紫菜”、有上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的“沙土蘿卜”;你知道石獅是一座“服裝城”,但不一定知道石獅在全國率先建成了無燃煤鍋爐、無煙囪的新型染整產業循環發展園……
風頭、水尾、漏沙地,這曾是人們對石獅這座城市惡劣地理位置的評價。歷史上的石獅人曾經因為這里土地貧瘠而苦惱,但憑著“愛拼才會贏”的閩南精神及幾代人的努力,石獅人開辟了一條適合石獅發展的道路。正是這樣的城市發展經歷,使石獅人更為珍惜千金難買、萬金不換的自然生態稟賦。在生態市創建實踐中,石獅市更加注重自然資源利用和保護,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生態文化,改善生態宜居環境,不斷提升城市生態稟賦,努力實現著“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城市美不美,全看山與水;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才能記得住鄉愁,而青山綠水就是生態美——
在這里,看城市巨變。石獅不僅通了高速公路,還擁有福建省最長的泉州灣大橋,城市交通血脈更順暢;石獅城市很小,但小得精致,鴛鴦池公園、龜湖公園、西洋公園三大公園拆墻透綠,還新建5個口袋公園,通過一系列景觀提升項目,石獅城市四季常綠、四季有花;石獅內溝河無活水調節,卻開創性地利用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尾水回用沖刷,內溝河重新煥發生機;石獅印染行業是全國三大印染基地之一,但依托熱電廠集中供熱,全面淘汰了111臺燃煤蒸汽鍋爐和75臺燃煤導熱油爐,40多根印染企業煙囪全部拆除告別“燃煤時代”,率先在全國建成首個無燃煤鍋爐、無煙囪的新型染整產業循環發展園。
在這里,看山海交融。石獅三面環海,山海交整,擁有泉州“三靈”之一的靈秀山和傳頌著“姑嫂塔”美麗傳說的寶蓋山、擁有64公里長的海岸線,島礁棋布、碧海銀灘。除了天然的海濱浴場黃金海岸、紅塔灣,位于祥芝鎮古浮澳口的大山嶼,上萬只白鷺在這里生息繁衍,種群數量在泉州首屈一指,成為泉州灣南岸白鷺的主要棲息地,沿海漁民自覺遵守“輕易不上島”的約定,讓鳥兒靜享天高海闊。
在這里,看生態福利。石獅不僅有蔚藍的大海,更有蔚藍的天空,去年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9%,幾乎天天都是好天氣;“古浮紫菜”是全國首個紫菜養殖試驗基地,歷經半個多世紀依然沿海飄香,“頭水”紫菜每斤達百元,為沿海村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石獅“沙土蘿卜”經歷沙土、海風的雙重滋養,含水量高,鮮嫩可口,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石獅靈秀山、寶蓋山都建設了登山木棧道,是石獅市民享受城市慢生活的絕佳去處
生態優先,讓“家門口的風景”越來越精彩。2015年9月13日,石獅市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市考核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