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還沒有開放世界類型這一稱呼時,“FREE”是這一類型的代稱。動作捕捉技術、多樣玩法等這些在現今游戲屢見不鮮的特點,都在《莎木》中得以呈現。
隨著時代的變遷,電子游戲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中,畫面變得更為真實,玩法則更為多種多樣,使我們的大腦和感官系統得到更多的滿足。回顧游戲發展歷程,其實不難發現,有不少游戲的創意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只是受當時的游戲技術所限,未能很好的表現出游戲開發者所要表達的想法。日媒gamespark在此為玩家們評選了五款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游戲作品,編輯的選擇范圍限于在日本本土發售的作品。
《莎木》(Shenmue)--發售時間:1999年12月29日 平臺:DC
開放世界游戲已經成為了當今業界主流,就連獨立游戲開發者也對此類型作品青睞有加。但要說這個類型的鼻祖,那必定非《莎木》莫屬。在還沒有開放世界類型這一稱呼時,“FREE”是這一類型的代稱。動作捕捉技術、多樣玩法等這些在現今游戲屢見不鮮的特點,都在《莎木》中得以呈現。
2001年以香港為舞臺背景的《莎木2》發售后,這個系列就一直未有新的動作。直到2015年的E3大展,《莎木3》正式公布,所有粉絲和觀眾都深深為之震撼。該作以眾籌的方式進行開發,最終眾籌金額達630萬美金,打破了原來2013年由《折磨:扭蒙拉之潮》保持的420萬美元紀錄,成為了Kickstarter的一個里程碑事件。
《未來制造者》(Panekit)--發售時間:1999年8月5日 平臺:PS
該作為模擬制作類游戲,在初代PS上發售。玩家可以往來5個小島,收集8種部件,拼裝出屬于自己的飛行器。本作最大的魅力之處在于其高自由度,玩家通過自己的想象,制作出可以活動的模型,這點就當時而言,是極具領先性的一個玩法。
《生化危機:爆發》(Resident Evil: Outbreak)--發售時間:2003年12月11日 平臺:PS2
本作與《生化危機2》、《生化危機3》處于相同的時間軸,玩家扮演的不再是克萊爾、里昂等歷屆的主角,而是扮演為了活命的普通市民。
該作發售時,為了對應CO-OP合作機能,KDDI還特別為本作提供了“多人游戲適配bb服務器”。CO-OP合作機能在目前看來較為普遍,但在網絡還未全面普及的年代,本作創意性的玩法也是極具時代領先感的。
《熊歌唱》(Kumauta)--發售時間:2003年11月20日 平臺:PS2
本作由索尼娛樂發售,玩家在游戲中扮演白熊,通過不斷演唱日本歌曲得到成長。游戲中,白熊會根據玩家選擇的不同詞語,自己進行編詞演唱。而不同的歌詞,要讓白熊唱出哪一種風格,這將全由玩家來決定。
白熊的聲音由聲音合成系統來完成,這個系統其實和后來的VOCALOID音頻軟件很相似,這也是為什么這款游戲上榜的原因。
《房間狂熱203》(ROOMMANIA#203)--發售時間:2001年1月27日 平臺:DC,PS2
本作由世嘉發售,玩家扮演居住在主人公房間里的神,不僅可以近距離觀察主人公的生活,也可以左右其人生。這個類型,其實與MAXIS的《模擬人生》很接近。有趣的是,《房間狂熱203》于2001年1月27日在日本發售,而《模擬人生》則是同年2月4日在海外發售,時間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