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道 美媒稱,這種騙術可能跟汽車一樣古老:騙子撞向汽車,然后要求司機賠償自己造成的(或不存在的)傷害。但在一個到處都是攝像頭的時代,再這么騙錢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在中國,這種騙術被稱為“碰瓷”,網上有不少碰瓷視頻。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22日刊登題為《“碰瓷”:淪為笑柄的中國公路騙術》的報道稱,上月發(fā)布的視頻顯示了在中部省份湖南的永州,一個女子刷新了碰瓷的下限。在從她之前躺倒的那輛轎車的司機那里訛到錢后,還向旁觀者吹噓自己的本事,甚至在汽車前面手舞足蹈起來。
女子然后對拍視頻的人說,“給我照個相。雖然20塊錢,我半個小時250塊。”后來又看到她躺在另一輛車面前。
2016年11月的視頻顯示,一個衣著時髦的年輕女子故意倒在一輛看起來很高級的SUV前,讓司機有本事從她身上壓過去。最后她被警察拖走了。
報道稱,有視頻顯示,在中國南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城市南寧,一名男子反復撞向一輛停下來的公共汽車,直到警察前來干預。
一些“職業(yè)碰瓷者”因此骨折,甚至死亡。
目前還沒有碰瓷規(guī)模的可靠信息,通常碰瓷者也不會被起訴。對于很多受害者來說,拿出點錢打發(fā)他們更省事,免得和碰瓷者爭吵或者去走司法程序。
但在2月17日,兩名男子因為駕駛殘疾人三輪車去碰瓷小貨車,被東北省份遼寧沈陽的一所法院判處了11個月有期徒刑,并處以罰金人民幣2萬元。
兩人承認,他們去年通過“碰瓷”在10天內就賺了將近一萬元人民幣。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人類學者沙學漢說,“碰瓷”這個詞最早來自不誠實的店主將瓷器放在很有可能撞翻打破的地方,然后要求“笨手笨腳”的顧客進行賠償。
報道稱,現代“碰瓷”騙局的視頻幾年前開始在中國的互聯(lián)網上出現,“碰瓷者”已成為了笑柄和公共娛樂的來源。
沙學漢說,碰瓷者通常是“因為懶惰、絕望、厚臉皮,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賺錢”。
中國人對這種伎倆感到厭煩,關于永州那個驕傲的碰瓷者,網友評論稱,“應該碾死她”、“不要推這種視頻。太丟人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