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朝的老家在縣城,他坦言,以前感覺周圍的人比較樸實,誰家需要幫助,大伙兒都很熱心。但最近這些年,覺得人與人的關系變得復雜了,互相溝通和交往會有所提防和戒備。
“現(xiàn)在有的人連銀行貸款都敢不還,更不要說私下借錢了。”劉彩文說,她最反感輕易向別人借錢的人,“你礙于情面借給了他們,他們倒是欠著錢還吃喝玩樂,過得比你還滋潤,真搞不懂這些人是怎么想的”。
劉彩文認為私人之間借錢,也應該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其實這樣往往不但不會傷感情,還能讓事情變得簡單”。
本次調(diào)查中,59.7%的受訪者認為借錢者應重視信用按時還錢,53.0%的受訪者認為不應該輕易向別人借錢,42.0%的受訪者認同救急不救窮,37.1%的受訪者提倡寫借條或簽協(xié)議,35.4%的受訪者認為不應該礙于情面借給別人錢,16.3%的受訪者認為借錢者應該說明用途,12.6%的受訪者認為收取利息很合理。
“但凡我借出去的錢,我就會比較放心,也不會讓借錢的人寫欠條,覺得不太好意思,另一方面,我既然決定借錢給對方,就表示了信任,不需要什么憑證。”劉忠朝說。
陳明棟認為,借錢給別人體現(xiàn)了對雙方關系的信心。“有借有還,才能鞏固雙方的信任關系,一旦借錢不還,這種信任就消失了”。(記者 周易 實習生 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