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一條題為《云南一科研基地隱藏高檔招待所 被指基本沒做科研》的新聞被各媒體廣泛轉載。文中介紹,這個綠茵環抱,古樹成林的招待所參照四星級酒店標準建設,位置十分隱蔽,門衛管理也相當嚴格,外人一般很難進去,這也許是其能夠存在數年之久而不為眾人所知的原因所在。
公眾對于社會上公開開辦的招待所的一般理解,就是以營利為目的,理應廣而告之,廣納客源,方能財源廣進。至少作為“吃瓜群眾”的筆者是這么認為的。而這個招待所卻不走尋常路,開辦數年,知之者寥寥,縱有好事者前往,如若沒有相關證件,也是大門難進。拒客于大門之外,這顯然不符合市場游戲規則。看來,這個“不差錢”的招待所并不是服務大眾的。
那么,這個以科研基地作為招牌的高檔招待所到底是用來招待什么人呢?
從公開報道的信息來看,這個招待所不僅裝修向四星級酒店看齊,擁有包括包間和套間在內的40個房間,餐廳、會議室、茶樓也是一應俱全,甚至還配套建有網球館、羽毛球館。縱使有未經許可的違規之嫌,但如果建設網球館、羽毛球館是出于為科研人員鍛煉身體考慮,使用者也是該基地的科研人員,也就罷了。但這40個房間以及配套的餐廳、會議室、茶樓的確讓人有些懵逼。“近年基本沒做科研”,“每天固定在基地工作的人并不多”,這么一個基本沒什么工作人員和科研任務的科研基地,配套建設這么豪華的場所,真不是“超標”所能解釋的了,而該院工作人員所稱“這里其實是云南環科院一些人的‘后花園’”可謂一語中的。期待云南環科院有關部門的相關領導能勇敢站出來,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