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6日中國青年報教育圓桌版刊登了《農(nóng)村家長陪讀 為何五味雜陳》一文。其中說到,對于家長陪讀現(xiàn)象,一位校長說,學校先后投資600多萬元,新建兩棟標準化的男女學生公寓,并且提供完善的后勤服務。學校每學期只象征性收取250元管理費,而在外租房單獨住,至少要3000元;如果有家長陪讀的話,費用肯定要翻好幾倍。另一位校長說,現(xiàn)在家長可能是太有錢了,為了孩子從來不算經(jīng)濟賬。一位教師說,一些陪讀家長走向極端,把關愛孩子變成溺愛孩子,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許多孩子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教環(huán)境下,嬌生慣養(yǎng),好吃懶做,完全喪失了獨立自主精神。
筆者很不贊同這些校長、教師的觀點。在他們眼里,這些陪讀家長簡直是缺心眼、太傻了,學校條件好,收費低,但是,這些家長寧愿花更多的錢在外租價格高卻不怎么樣的房子,也不愿意花更少的錢住在學校的好公寓里。真的是家長們太有錢了嗎?
筆者所在的礦區(qū),這幾年經(jīng)濟效益很差,有時幾個月都不發(fā)工資,但是,那些在縣城讀書的孩子家長,大多數(shù)是在學校外租房子陪讀,房租一年要超過萬元。是孩子們懶嗎?沒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嗎?不錯,是有一些孩子從小嬌生慣養(yǎng)慣了,獨立性較差,需要家長陪讀。但不是所有有家長陪讀的孩子都這樣。
今年開學后,筆者的大孩子到一所學校復讀。她住校不到一個月,就說吃不消了。且不說學校食堂的飯菜質(zhì)量差、價格貴,學校規(guī)定的吃飯時間太短,早餐晚餐的吃飯時間只有15分鐘。學生下課到食堂打飯,真像沖鋒一樣。有些學生根本搶不到飯,搶到飯的學生,也沒有時間坐下來吃,他們邊吃邊走回教室。不少學生根本就吃不飽。孩子在學校住了不到一個月,就開始胃疼。冬天到了,想想孩子在學校這樣吃飯,很容易落下毛病。為了孩子的健康,妻子只好在學校外面高價租房陪讀。妻子說,她是真不愿意在那里陪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