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8日電 據外媒報道,2018年3月,美國200多萬人走上街頭游行,反對槍支暴力。關于槍支管理的解決方案,可能千人千面,答案各不相同。可假設世上沒有槍,世界會如何?據統計,因槍致死與槍傷等關聯費用每年帶來的直接損失大約是107億美元,而其他連帶損失總數超過2000億美元。
據報道,槍支消失后,最顯然的變化是槍擊致死事件將不再發生。每年,約50萬人死于槍殺。在發達國家,因槍致死人數最多的是美國,美國槍案發生比例比其他高收入各國的比例總數要高25倍。2012年至2016年間,發生在美國槍擊死亡案中,有約6成是自殺,且超8成的人最終不治。而大部分自殺生還者獲救后,不會再有自殺的念頭。
近年,澳大利亞成功的槍支管制經驗說明:減少槍支數量,能大幅降低因自殺和槍支暴力所導致的死亡人數。1996年,澳兇犯布萊恩特在塔斯曼尼亞州的旅游勝地持槍亂射,殺害35名游客。不日,新槍支管理法律開始執行,澳民間槍械的數量減少了3成。
悉尼公共衛生學院的客座副教授阿爾佩斯稱,槍支管理相關法律更改后,效果是顯著的。他說,“數據說明,之后澳大利亞因槍身故的風險降低了50%以上,而且自1995年以來的23年內,槍支死亡風險數字也沒有任何上升的跡象。”
盡管一些美國評論家認為這些殺人兇手可能會選擇其他的方式來殺害他人,但事實上在澳大利亞,情況并非如此。非槍械殺人案件的案發比例與之前比變化不大。這意味著總體來說,殺人案發生概率降低了。阿爾佩斯說:“說明這些兇手并沒有選擇其他武器。”
從大多數犯罪類型總體來看,美國并不獨特,犯罪率與其他發達國家出入不大。但唯獨在兇殺罪方面,美國的犯罪率要高出4倍左右。報道稱,這是因為在美國,兇殺案件中槍支是使用最多的兇殺武器,這無形之中就將受害人的死亡率提升了7倍。
美國北卡萊羅納州的杜克大學醫學院精神與行為學教授斯萬森說,“若在英國,兩個心性不成熟、憤怒、沖動又酒醉的男性從酒吧出來,因爭執發怒而扭打在一起,一般情況下可能會一個被打得鼻子青,一個被打得眼睛腫。”他稱,“但如果是在美國,從現有統計數據來看,至少其中一人可能有槍在手,那么結局可能是一具死尸倒地。”
與澳大利亞的情形相似,美國也有確實數據表明持有槍支越少,傷亡也越少。201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槍支管理法律較嚴格的州,槍支殺人罪案的發生率也較低。2014年一項針對因創傷住院的未成年病人的分析也表明,槍支管控越嚴格,兒童的安全系數越高。
實際上,如果世上沒有槍,經濟反而可能會有一些凈收益。因槍致死與槍傷等關聯費用每年帶來的直接損失大約是107億美元,而其他連帶損失加總起來超過2000億美元。
犯罪學家、社會學家加伯說,“以美國為例,計算槍支暴力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可不僅僅包括直接的醫療費用、槍傷患者的康復費用,也包括司法系統的運作成本、受害者的經濟收入損失以及生活品質損失等相關費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