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4日電 據澳洲網報道,顧客為減少麻煩使用刷卡付款取代現金,即使在小額消費時同樣如此,正在推動澳大利亞的小額零錢時代走向終結。無論是常涉及現金支付的餐飲業還是稅務局都對此表示歡迎。
卡片支付節約付款時間
澳廣網4日報道,在過去的10年中,澳大利亞的現金使用率已降低了一半,同時刷卡消費卻接近翻倍。據澳央行(RBA)數據顯示,就算是使用現金,澳人也僅限于小型商品的支付,大型商品依然會使用卡片支付。
不過,這一改變并不令黃金海岸的咖啡廳主鈕頓(Shane Newton)感到意外。在Noosa經營餐廳11年,現如今在Mooloolaba經營咖啡店的鈕頓表示,他見證了現金與硬幣變得越來越少見。
“來到海邊的人與晨跑的人并不喜歡攜帶現金,他們更愿意攜帶銀行卡,并不希望帶著零錢跑步。”鈕頓稱,“如果大家都使用現金,我們的銷售額將是現在的不到一半。”
對于鈕頓來說,這意味著顧客更快地購買咖啡,不再需要清點手里的硬幣。當一天結束時,他的員工也不需要再帶著一袋子的20分硬幣去銀行存款。“我認為最終所有人都會使用銀行卡,很少有人會再去使用現金。”
需求減弱致硬幣發行降低
不過,黃金海岸晨跑者的新習慣對于澳大利亞皇家造幣廠來說卻不是好事。
據了解,在1982年的頂峰時期,澳大利亞皇家造幣廠剛推出1元硬幣之初,為了滿足1510萬人口的貨幣流通需求,皇家造幣廠需要制造價值6.12億元(澳元,下同)的硬幣。雖然現在澳大利亞人口已超過2470萬人,但去年皇家造幣廠僅制造了價值約1.33億元的硬幣,縮水幅度近80%。
對此,皇家造幣廠表示,數字化科技是導致這一變化的主因,且皇家造幣廠自知這一狀況無法扭轉。
5年以前,隨著人們選擇其他支付方式,皇家造幣廠意識到了“流通硬幣使用的減少”,不過近兩年的數據顯示,硬幣需求的下滑速度已有所減緩。
此外,澳大利亞央行也注意到了這一趨勢。2007年,澳大利亞刷卡消費金額為2500億元,略高于2180億元的現金消費。但10年后,刷卡消費已翻了近一倍至4960億元,現金消費縮水至1620億元。
刷卡意味著更多消費記錄
由于更多的刷卡消費意味著更多的消費記錄,澳大利亞稅務局(ATO)也在關注這一趨勢。
為了打擊系統外現金流動的隱藏經濟,咖啡廳與餐廳,再加上建筑公司與發廊等主要使用現金支付的行業,已進入澳洲稅務局的雷達。澳大利亞稅務局預測,這些隱藏的現金流價值超過180億元。
澳大利亞稅務局發言人表示,已注意到了為小型商品使用輕觸即付(tap-and-go)支付方式這一趨勢的上漲。發言人指出,使用電子支付方式的成本在下滑,且對企業來說是免稅的。
而對于鈕頓這樣的咖啡廳主來說,這是節約時間的好方式,“當一天營業結束時你只需要打印eftpos(電子資金售點轉賬)的對賬單,且需要清點的硬幣數量也只有一點點。”鈕頓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