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永安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型真菌調查人員在闊葉林下,驚喜地發現了一朵全身金黃的竹蓀,猶如一位穿著艷麗秋裙、藏在深閨的姑娘,俊美誘人。
工作人員在拍攝記錄中,又在幾米開外發現了另外一朵同類竹蓀。經咨詢竹蓀類群研究專家,得知這兩朵全身金黃色竹蓀的中文名叫“金黃竹蓀”,系2022年發表的竹蓀新種,模式標本產地在云南。
金黃竹蓀,孢子托黃白色,菌柄淺黃色,菌裙橘黃色或金黃色,菌托淺黃色,菌高11~13厘米;菌托下連一根吸取地下營養的藍紫色菌索,菌體一般都有從菌蓋向下鋪開的潔白或黃色網狀裙,依其網裙顏色,又分別稱為“黃裙仙子”“雪裙仙子”等。因其色彩鮮艷、香味濃郁、滋味鮮美,常被稱為“菌中皇后”。金黃竹蓀分可食與有毒兩種類別,一般生長于闊葉林或竹林下。
據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天寶巖保護區在開展大型真菌調查中,拍攝記錄了大量的大型真菌實物照片,并采集了部分標本。經初步鑒定,第一批調查成果有9大類群266種大型真菌,其中,屬天寶巖保護新記錄種163種,包含江西線蟲草、桂花耳、橙黃革菌、土紅鵝膏、鱗蓋紅菇、香亞環乳菇、脫皮大環柄菇、變綠粉褶蕈、張飛網柄牛肝菌、細皺鬼筆、地星、白絨紅蛋巢菌等各式真菌,充分證明天寶巖保護區擁有豐富多樣的大型真菌資源。
永安記者站 黃中泉 通訊員 廖金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