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惱人的疫情總算趨于和緩。生活中有太多的紛紛擾擾,總想著該吃些溫熱的暖暖胃,也撫慰現下紛繁里毛躁的心境。來一碗溫暖又有力量的熟地白鴨湯吧,這可是永春的美食名片,不容錯過。
熟地白鴨湯,從名字就不難看出,這湯有兩樣關鍵材料:一是永春當地的紅面番鴨,公鴨體型健碩,有漂亮的黃色油脂。二是“永春三寶”之一的熟地,經嚴格的制作工藝,九熬九曬而成。
被永春人視為珍寶的熟地究竟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跟上我們的腳步到岵山鎮茂霞村里一探究竟吧!
岵山有座黑雞熟地園
在永春的岵山鎮,出名的可不光有風貌保護得完好的古鎮建筑,和盛夏里掛滿枝頭的甜美荔枝,還有一樣重要的永春非遺——熟地。在郁郁蔥蔥的荔枝林下,一座熟地園隱于其間,延續這項古老的制藥技藝。
熟地園的晾曬場上整齊擺放著用木架支起的大竹匾,陣勢很大,竹匾里晾曬著制成的熟地。不同年份的熟地在這里攤晾,默默地經受著陽光的洗禮,積攢著風味的轉化。
遵循古法
熟地園的主人顏志培,是永春熟地制作技藝的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80后的他,原本是一名健身教練,機緣巧合回到家鄉永春,開始了這項頗考驗心性的傳統重中藥制作事業。
永春民間也有些制作熟地的高手,在這門技藝上有自己的堅持的秘方。顏志培幾經周折,遍訪能人,博采眾長,最終摸索出了一套屬于他自己的制作準則,并在茂霞村里開了一座黑雞熟地園,專注制作熟地。
熟地制作的關鍵,被稱為“九熬九曬”——顧名思義,“熬”和“曬”就是關鍵步驟。
【釀紅酒】當地的婦女生產后坐月子期間,會飲用這種性溫熱的紅米酒來滋補身體,所以也被稱為“月子酒”;而制作熟地的關鍵材料,除了原料地黃之外,便是這種月子酒。顏志培為把控品質,從釀酒的這一步開始,便親自把控品質。
【熬制】地黃要在紅酒中熬煮,經過熬煮的地黃會吸收紅酒中的有效成分,讓地黃本身的風味完成轉化。
【晾曬】完成熬制工序的熟地,將在晾曬場上攤晾,風干,濃縮精華,這樣一系列的流程將被重復多次,最后達到九制的標準。
熟地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等功效,入藥入膳,也有“軟黃金”之稱。九制熟地不僅入藥一絕,入菜也是人間美味,熬湯醇和味美。據顏志培介紹,熟地的制作流程反復,他家今年的產量已經被全部預定,紅火的熟地生意也帶動起了周邊村民投身此業。
吃貨不可錯過的永春好味
居家常備的熟地,最常見的打開方式便是熬湯了,不需多言,配永春當地的白羽番鴨最好。和黑雞熟地文創園一樣在岵山鎮的北溪文苑,就能吃到美味的熟地白鴨湯。這里只用熟地一味藥入湯,配上自家后山小農場你養的番鴨,是第一手的甘美鮮甜。
天源飯店在熟地白鴨湯的料理上也很有發言權,在永春的數一數二的響亮招牌。和北溪文苑的風格不同,這里的白鴨湯不單用熟地一味,符合十余味中藥的香醇,烹一鍋鄉愁的鴨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