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紀念方七娘誕辰暨永春白鶴拳文化節活動在五里街鎮大羽村舉行。來自全國多個地區的白鶴拳弟子齊聚一堂,祭拜祖師方七娘,以武會友,弘揚中華武術文化。
當天,永春白鶴拳史館里熱鬧非凡,威武剛勁的南獅表演拉開了活動序幕。來自永春、福州、廈門、三明等地近20個武術團體參加祭拜儀式,共同紀念永春白鶴拳創始人方七娘誕辰。隨后,來自五湖四海的拳師們同臺獻技,從赤手空拳到刀槍棍棒,各具特色的白鶴拳武術套路打得行云流水、威風凜凜,將場面氣氛推向了高潮。
近年來,隨著永春白鶴拳不斷擴大影響力,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并喜歡上了永春白鶴拳。廈門市永春白鶴拳文化研究會致力于永春白鶴拳的推廣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研究會每年都會來參加方七娘誕辰紀念活動。廈門市永春白鶴拳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監事長周將哲就是其中一員,他告訴記者:“我是帶著非常敬重的心情來參加這個白鶴拳活動的。”周將哲認為,永春白鶴拳是永春的一個響亮的品牌,能夠給永春帶來產業化的發展。“永春白鶴拳現在在外的影響力也很大,通過這幾年的推廣宣傳,現在很多人對永春白鶴拳的了解越來越深。”周將哲說道。
記者了解到,三明市也成立了白鶴拳分會,白鶴拳推廣活動開展得風風火火,也促進了武術文化的交匯融合。此次三明武協帶著巫家拳和太極拳前來參加交流學習。巫振梁是三明市武協理事,也是客家武術分會的會長,在武術交流環節,他的一手巫家拳令人贊嘆。而與白鶴拳的交流也令其收獲良多:“跟白鶴拳的這種交流,能夠提升自身的見識。同時我們一起推廣中國的武術文化,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交流活動。”
據悉,永春白鶴拳是中華名優拳種,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目前已傳播到世界五大洲,并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9年舉辦第一屆永春白鶴拳文化節以來,白鶴拳推廣交流活動每年都在開展。福建永春縣永春拳協會、中國永春白鶴拳研究會會長陳弘表示,紀念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將永春白鶴拳這個品牌再一次擦亮,推向全國,推向全世界。“我們不只是來紀念師祖的誕辰,這還是對永春白鶴拳的一種文化自信,對我們民族文化的一種自信”,談起白鶴拳,陳弘無不驕傲。
現如今,永春白鶴拳已經傳播到了55個國家和地區,陳弘認為:“這樣的文化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把它發揚光大,對于永春白鶴拳的弟子而言是一種歷史使命。我們就是堅持這樣一種文化自信,才能把永春白鶴拳不斷地往前推。”(蘇榆軸 周梓馨/文 陳劍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