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永春縣構建起黨建引領、群防群控的堅固防線,采取“一二三四”工作法 ,嚴格落實“八個有”“五個一律”要求,落細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扎實開展“無疫村社”創建工作,筑牢基層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堅決阻斷疫情擴散蔓延。
據了解,此次推行的“一二三四”工作法,分別從推動1線落實、堅守2條防線、動員3種力量、創新4大機制這四個方面進行。
推動1線落實,織牢“壓力網”
強化任務細化,突出重點發力,所有掛鉤村(社區)的干部職工全天候下沉到村居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未掛鉤村居的全部到核酸檢測采樣點、隔離點等協助工作,構建“鄉鎮主要領導統籌抓、掛鉤領導和駐村居工作隊具體抓、村居‘兩委’包片抓”的層層負責防控體系,將壓力傳遞至“神經末梢”,織密織牢自上而下的“壓力網”。
堅守2條防線,織牢“安全網”
2條防線分別為返鄉人員防線、本地群眾防線。在返鄉人員防線方面,在縣域交界重點出入口設置52個交通檢疫站,對過往車輛及行人進行防控宣傳、車輛檢查、測溫查碼等,確保不漏一人、不漏一車。嚴格管控居家隔離、居家健康監測對象,形成防疫抗疫的監管“天網”,提高重點人群管理實效,切實筑牢外防輸入防線。
本地群眾防線方面,采取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宣傳方式,利用微信群、公眾號實時推送最新疫情防控動態、知識,并利用“村村響”、移動喇叭、移動廣播車反復播放指揮部最新通告等,在全縣形成“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聯防聯控合力。
動員3種力量,形成“同心圓”
3種力量分別為黨員先鋒力量、志愿服務力量和社會各界力量。 在“疫”線成立352個臨時黨支部,組建376支黨員志愿服務隊、黨員先鋒隊,設立589個黨員先鋒崗,累計9000多名黨員沖鋒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青年團員、社會義工、婦聯志愿者以及老人協會、兩新組織等各類團體,主動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腳步丈量疫情,用堅守書寫擔當,彰顯了平凡又耀眼的志愿服務抗疫力量;在社會各界力量方面,一大批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熱心群眾、鄉賢能人和愛心團體、商戶等不斷涌現,積極捐資捐物助力,奏響了“同心抗疫”的最強音。
創新4大機制,形成“活力圈”
4大機制分別為創新村際互查督查機制、創新交通卡口管理機制、創新檢測專項通道機制和創新通俗宣傳引導機制。在創新村際互查督查機制方面,吾峰鎮成立4個督查組,針對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輪流督查,目前已累計進行3輪互查,有效地分析了各村存在的短板,也增進了各村的交流溝通。
創新交通卡口管理機制方面,各鄉鎮實行由一名科級領導帶隊和一名鄉鎮機關工作人員、相關村居干部和派出所人員共同值班,24小時雙向查驗的管理方式,進一步加強交通卡口的工作力量。
創新檢測專項通道機制方面,針對外地返鄉人員較多的情況,永春縣在交通便利、空間寬闊的村居開辟專門的核酸采樣點23個,為返鄉人員提供了便利。
創新通俗宣傳引導機制方面,老黨員、退休教師等充分發揮余熱,編撰近百條疫情防控專題閩南語“三句半”,居民群眾反響較好,防控宣傳取得了顯著成效。(通訊員 吳金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