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的養母(右)傷心欲絕
夜幕降臨,一彎月牙爬上樹梢,清冷的月光灑在小玲家門前的空地上,映出幾個模糊的人影,屋里傳來小玲養母鄧桂招撕心裂肺的哭聲。她從衣柜里拿出幾年前小玲給她買的、她一直不舍得穿的紅色大衣穿上。她說:“這樣就像被女兒抱著一樣。”
尤老伯說,他41歲才抱養小玲,原本打算將女兒養大,希望她找個好對象,入贅到家里來,撐起一個家。現在女兒走了,就剩下他和老伴兩個人,怎不叫人肝腸寸斷。
家徒四壁
樂觀女孩 打工賺錢翻建舊房
小玲家是棟兩層磚房,外墻挺新的,走進屋內才發現新的只有兩間房。穿過狹小的客廳,屋子后半部分是幾近坍塌的舊房子,要上樓連像樣的樓梯都沒有,兩張搖晃的木梯子從一樓搭到二樓。“前面部分是小玲患病前外出打工賺錢,一點一點買回建材、涂料,再由她的養父修補起來的。”小玲的堂嫂官女士哽咽著告訴記者。
小玲的房間在大廳旁,粉色的床單十分整潔,一旁是她還未繡完的十字繡“家和萬事興”,靠墻角的桌子上堆滿小玲還沒開封的藥……“她生病后,血壓一直很高,每天都要服藥控制血壓。”官女士說,按照醫生的叮囑,小玲每星期需做3次透析,才能保證日常的體力。為了省錢,她一個星期只做2次,每次做透析的前一個晚上,因體力不支,小玲的身體會特別難受,常常睡不著,失眠的時候她就繡十字繡。
泉州市第一醫院腎內科血透室護士告訴記者,小玲是一個非常善良、樸實的女孩,每次來做透析都熱情地跟醫生、護士打招呼,她對自己的病情非常樂觀。
小玲還沒繡完的十字繡
孝順女孩 患病也要一輩子孝順父母
“女兒啊,你怎么這么年輕就走了……”鄧桂招坐在廳里,一聲聲呼喚女兒,身后是她用賣了一頭豬的錢給女兒買的摩托車,方便她去打工。如今車在人亡,令人唏噓。
小玲4年前被查出患尿毒癥,當時小玲怎么也不相信,后來她認了,可她不想治療,不想拖累家里。尤老伯和老伴堅決不同意,為了給女兒治病,夫妻倆把家里能賣的東西都變賣了。哪里需要小工,無論多遠、多累,尤老伯都去,晚上就和妻子、女兒在家訂金箔紙,一直忙到深夜。
看著父母為了給自己治病,拖著年邁的身體四處打零工,還債臺高筑,小玲帶病堅持去服裝廠打工賺錢。官女士說,小玲知道從蓬壺到泉州的中巴車,如果走高速一趟票價要30多元,為了省錢,她選擇坐走省道的中巴車,一趟26元。有時去醫院做透析要到中午,她就從家里打包盒飯帶到醫院吃。工廠一發工資,她就去市場買母親喜歡吃的肉和魚,想給母親補補身子。
小玲的堂哥王文裕說:“我堂妹患尿毒癥后,有一段時間十分消沉,后來她看開了,越來越開朗。她曾說過,雖然家里窮,雖然她病倒了,但是她要一輩子孝順養父養母。”
親朋好友看著小玲的照片,不禁流淚。
女孩遺愿 生前想讓外婆和母親團聚
小玲生前一直有一個愿望,就是讓20多年未見面的母親和外婆團聚。原來,小玲的母親鄧桂招23年前從三明清流嫁到永春后,就再也沒回過娘家,也沒見過母親。如今小玲的外婆已經80多歲,好在老人家身體硬朗,還可以坐車。
尤老伯說,10多天前,小玲曾給外婆打電話說團聚的事情。她打完電話后興奮地告訴母親,她準備先買一部手機寄給外婆,然后讓外婆坐車到三明市區,她從泉州坐車去三明市區接外婆,兩人再一起回永春。
小玲還特別囑咐父親要給外婆準備點禮物,讓外婆帶回家。如今小玲走了,讓母親和外婆團聚成了她的遺愿。
小玲的房間里還有很多她生前吃的藥物
早報牽手 太保泉州中支結對幫扶
“看到尤老伯拿著養女的身份證失聲痛哭的照片,令人扼腕。”昨日,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泉州中心支公司的愛心大使了解到尤老伯的遭遇后,第一時間和早報記者聯系,在記者的協助下,該公司的愛心團隊決定常年幫扶這個家庭,讓兩位老人能夠正常生活衣食無憂,讓小玲走得放心。(記者 顏雅婷 蘇凱芳 王柏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