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黃鎮的清源創新實驗室石油化工催化團隊實驗室里,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高性能分子篩綠色合成新技術及產業化的相關實驗。據介紹,該實驗目前已經從實驗階段走向企業投產階段,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清源創新實驗室講師 王嬋:“我們這種技術避免了傳統的分子篩合成,化學試劑原料需要從天然礦物提純以及污染排放和碳排放的問題。通常分子篩生產的時候,其原料的碳排放占整個生產過程的90%以上,所以我們通過用天然礦物生產分子篩的這種手段,大大地降低了碳排放的問題。”
據介紹,該實驗以天然硅鋁礦物為原料的分子篩低碳合成技術,是分子篩合成領域的一項創新性技術,為從源頭實現基于分子篩催化的過程工業綠色化奠定了理論基礎,提供了技術支撐,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為我國“雙碳”目標之“協同減污降碳”做出了貢獻,榮獲2022年中國化工學會基礎研究成果一等獎。
清源創新實驗室講師 王嬋:“這項工藝降低了碳排放量42%左右,以這個手段生產的ZSM-5分子篩,現在已經用到了清潔汽油的生產上面,目前這套裝置已經在全國有20多套的大規模應用,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750萬噸。下一步希望與泉港的石化企業有一些更深度的合作,對現在的這套裝置有進一步的提升和更多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提高之前的催化效果,爭取為節能降碳做更大的貢獻”。
該實驗只是清源創新實驗室近年來的科研成果之一,清源創新實驗室立足國家戰略、地方產業需求,持續探索“前沿基礎研究-應用科學研究-產業技術研究-高端產業孵化”的全鏈條創新模式,聚焦化工新材料、能源轉化與儲存、電子化學品、生命與大健康等與福建省、泉州市主導產業相關領域的全鏈條科研布局,打造“12個方向實驗室+1個分析測試中心+5個方向中試基地+1個產業孵化基地”的全鏈條科研服務,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聚焦產業重大需求,全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能級平臺打造和高層次人才引育工作,塑造科技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清源模式”。
清源創新實驗室綜合部負責人 劉文杰:“下一步,實驗室將加強統籌謀劃和科學布局,重點圍繞‘雙碳’戰略目標、新能源、新材料、生命與大健康等方面開展科研立項和科技攻關,持續增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支撐,為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的科技創新保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