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泉港區(qū)委宣傳部副部長林賢慶被抽調(diào)到石化安征遷第五片區(qū)指揮部擔任東山工作組第一小組組長,從那天起,他就成了后龍鎮(zhèn)東山村的一分子,結(jié)交了一群“親戚”,而他們都是征遷中的困難群眾。
這天,林賢慶安排妥小組的工作后,抽空到劉大姐家里串門,劉大姐是林賢慶到東山村后認識的第一位“親戚”。
后龍鎮(zhèn)東山村動遷群眾劉大姐:“林副部長真的好,我一直念著,他心地善良。”
時隔三年多,劉大姐只要說到當初的困難和林賢慶他們給予的幫助,每一次都是熱淚盈眶。
后龍鎮(zhèn)東山村動遷群眾劉大姐:“以前很可憐,兩間破房子、石角厝,真的困難。”
劉大姐等困難群眾的面臨的難題,也是征遷工作組面臨的最大問題,走進村子,密密麻麻的古厝和老舊的房子里,基本上住著群眾。林賢慶二話不說,和小組的同志們一頭扎進村子里,逐戶逐人掌握具體困難,把群眾當成親戚,幫著群眾把補償款一分一厘算好用好。
第五片區(qū)指揮部東山工作組第一小組組長林賢慶:“我們因戶施策,幫著困難戶爭取幫扶政策,引導他們合理安排使用補償款,既保證能改善居住條件,又能略有積余,提升生活質(zhì)量。”
劉大姐在征遷工作組的幫助下,2017年只花了35萬就在山腰街道龍莊商住樓購買了一套108平方米的二手房,剩下的補償款成了這戶困難家庭的發(fā)展基金。
劉大姐的女兒:“買了套房到這邊,整個環(huán)境也好,也比較亮堂,不用擔心下雨天房子會漏雨。”
在城區(qū)生活三年多,劉大姐一家改變很多,也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幸福已經(jīng)寫在了臉上。安置好像劉大姐這樣的困難動遷群眾,是工作組始終掛在心頭的大事。
第五片區(qū)指揮部東山工作組第一小組組長林賢慶:“明天要拆的這戶是困難戶,他已經(jīng)騰空,搬到新房子,但是家庭比較困難,家里的東西能搬的盡量收拾干凈,不要讓群眾損失。”
三年多的時間里,林賢慶和組員們起早貪黑、進村入戶,用好用足征遷政策,和“窮親戚”一起精打細算,把此次安征遷工作變成了為困難群眾解決難題的一次好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