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施土地整理,來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高質量發展,這樣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泉港區山腰街道葉厝村徐徐展開。農田平坦廣闊,機械開足馬力,該村即將摘下“貧困帽”,變身小康村。
在山腰街道葉厝村,一片廣闊平坦的農田里,施工人員正頂著酷暑,操作挖掘機清淤平整土地。曾經,這里道路狹小,雨天泥濘不堪,村民耕作只能靠手扛肩挑。而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也讓農田日漸荒廢。
山腰街道國土所所長雷偉民:“屬于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的耕作狀況,不利于產業發展,它經濟效益非常低,很多村民現在都不愿意耕作。”
隨著土地整理項目的進行,位于葉厝村的850畝農田,終于迎來了發展機遇。土地平整、農田水利、田間道路等項目相繼施工,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山腰街道國土所所長雷偉民:“一共配套11條田間道路,建設6座箱涵,我們投資總的預算是500萬元。現在這些橋涵全部都完成了,接下來就是路面的穩定層鋪設,還有就是路面硬化。”
立足于現有的土地資源,以產業發展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葉厝村正在發生蝶變。隨著項目的建設完成、農業企業的引進,葉厝村將摘掉“貧困帽”,走上持續發展、鄉村振興的道路。
山腰街道國土所所長雷偉民:“土地整理完以后,我們整體打包。如果出租的話,可以提高村財收入。村財收入一年可以增加8萬元左右,可以改變我們村民的耕作方式,可以把葉厝村從貧困村、薄弱村,變成一個小康村,有利于下一步鄉村的美麗規劃和鄉村振興。”(泉港區廣播電視臺記者 唐釧淦 莊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