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州市泉港區前黃鎮鳳北村傳承孝廉文化,著力打造“孝廉文化”主題公園,建設文明禮堂、鄉村記憶館等場所,樹立文明新風、助推鄉村振興,實現華麗蛻變。
在前黃鎮鳳北村進出村口的道路旁,有一塊閑置已久的空地。在統籌規劃下,村里準備將這里打造成為文明禮堂,并著手建設。在一段時間的施工后,文明禮堂的地基已經打好,即將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前黃鎮鳳北村黨支部書記連奕聰:占地有400多平方米,總投資110多萬元。之前這里是一塊雜地,堆放垃圾的一塊雜地,建成后可以豐富村民的一些娛樂,像我們村的腰鼓隊、廣場舞隊,大家都可以在里面開展一些表演,進一步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沿著文明禮堂旁的道路往里走,就是鳳北的網紅打卡地孝廉文化公園了。亭臺水榭,曲徑通幽,融合了家風家訓文化、孝廉文化和現代文明理念的孝廉文化公園,吸引了眾多村民前來觀光賞景。
園內設計了家風家訓文化長廊、清風戲臺、孝廉池等八大文化景觀,展現了濃濃的孝廉文化和閩南建筑特色,是前黃鎮為推進孝廉文化建設而精心打造的“一鎮一孝廉”特色品牌項目之一。
前黃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林锃錠:“因為當時這邊是李德遂的故鄉,他是一個良吏。當時在孝廉文化公園建設的時候,考慮到既有這個環境,又能豐富周邊的群眾。當時拆除了22棟的老宅,涉及34戶群眾。”
村民李美宗:“建完以后,這里很熱鬧,大人小孩都到這邊來娛樂,每天晚上廣場都有人跳廣場舞,還有很多單位來這邊參觀,黨日或者黨建活動,給我們村里帶來很大變化。”
孝廉文化公園和文明禮堂的建設,不僅改變了鳳北村落后、雜亂的村容村貌,更傳承了孝廉文化,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留住鄉愁的同時,實現了鄉村的美麗蛻變。
前黃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林锃錠:“孝廉文化公園的建設,包括后續文明禮堂的建設,應該會讓周邊的群眾,不管是文化還是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更直接地說,它的建設會讓周邊群眾精神面貌都會煥然一新,包括整個班子。”(泉港區廣播電視臺記者 莊凱麗 唐釧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