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點,在泉州市泉港區涂嶺鎮上的清香飯店內,“泉州伴手禮”涂嶺豬腳的掌勺人吳偉彬總是會和妻子吳偉紅一起忙碌著,準備一天的鹵豬腳食材。“店里每天鹵豬腳的銷量平均有100多斤,我們要準備40到50個豬腳的原材料。”
吳偉彬將豬腳起鍋裝盤
在閩南地區,吃豬腳被賦予了“否極泰來、延年益壽、福祿雙全”的寓意。在泉港,鹵豬腳不僅是一道家常美食,也是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招待親友必備的菜肴,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涂嶺豬腳。
涂嶺鎮地理位置特殊,歷來都是南來北往客商的必經之地,在國道324線涂嶺境內沿線的幾十家餐飲店內,幾乎每一批前來就餐歇腳的顧客都會點上一道色澤鮮艷、醬香撲鼻、肥而不膩的涂嶺鹵豬腳品嘗一番。
據《泉港名產志》記載,宋元時期,涂嶺就成為貫通福廈的交通要道中轉點,催生了不少沿道驛站,為過路人提供住宿餐食。因本地所產的土豬長期在外放養,腿部肉質格外緊實,不少當地的廚師便相中這道食材,烹調出一道道美味的“鹵豬腳餐”。涂嶺豬腳也隨這些旅客的推崇走紅南北。
涂嶺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鹵豬腳,手藝也是一代傳一代。吳偉彬掌勺的飯店,是一家已有40多年的老字號豬腳店,其制作豬腳的技藝也是從爺爺那一輩傳下來的。
經過傳承和創新,涂嶺豬腳烹調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但不管是炒、燉、蒸、燜或者椒鹽,都離不開鹵的步驟。
調制“糖烏”是涂嶺豬腳色香味俱全的關鍵
據介紹,制作涂嶺鹵豬腳,首先要挑選上好的豬腳,必須脂肪潔白透亮、肉色紅潤;然后去毛、洗凈,切成拳頭大小,用開水煮沸3分鐘左右,再用涼水洗兩三遍;再煉制“糖烏”,在鍋中下油后加入白糖,不停攪拌直至白糖溶化變成暗紅色,將豬腳放進去上色;繼而加入生姜、小魷魚干和其他調料等,一起進行翻炒;此后加水用大火熬30分鐘,或移到煲仔小火燉約50分鐘即可食用,鍋蓋輕掀,濃郁的醬香令人垂涎欲滴。
2016年,泉州小吃制作技藝(涂嶺鹵豬腳)入選泉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近年來,為進一步打響涂嶺豬腳美食品牌,當地政府已經連續多次舉辦涂嶺豬腳美食文化節。現今,涂嶺豬腳美食已成為泉港傳統美食文化的代表菜肴之一。(林弘梫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