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春耕春種好時節,但今年的旱情讓不少農田的灌溉成為問題。為此,泉港區各鎮村各出奇招妙招,讓農田有水“喝”。
在前黃鎮古縣村,谷雨過后,農民們正忙著插秧,到處呈現著熱火朝天的耕作景象,一派祥和。而半個多月前,古縣村還在為沒水播種而發愁。
前黃鎮古縣村黨支部書記黃細民:“我們古縣是農業大村,今年的旱情,整個壩頭溪流域的水位也降低了,土地沒辦法耕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怎么把這些土地再盤活整合起來,讓群眾能正常播種,有個滿意的收入。”
經過村民大會的共同商討決定,村里投入兩萬余元調來五臺抽水機,從壩頭溪流域抽水,再將水調入建好的管道中流向需要灌溉的農田。村民也搶抓時節種植,看著一株株秧苗安穩地插在水田里,大家心里都踏實了。
古縣村村民方全華:“百畝地都沒有水澆,政府分配幾架抽水機給我們播種,要不然會過季,村民們都很高興。”
田里有了水,村民收入就有了保障。通過干群合力,在旱季保住了春耕,農業生產因旱情造成的損失減少了,百畝良田,靜待豐收。
同樣,前黃鎮前燒村村民也遇到了春耕春種灌溉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鎮村組織人員機械對該村的蓄水池塘進行清理。記者看到,一臺挖掘機正將淤泥從池塘中挖出,清運出去;而在清淤完畢的塘壩邊,村民們正協助進行清除雜草等工作。
村里人介紹,該池塘周邊有100多畝農田,周邊農田的灌溉用水均依靠這座池塘。由于干旱,周邊農田春耕春種灌溉成了問題。得知情況后,鎮村組織人員機械進場,花了兩天時間,共清運淤堵蓄水池塘的120多車淤泥,水來了,周邊農田灌溉用水得到了解決。
前燒村村民謝覺朝:“通過清淤后解決了我們前燒村這200多畝的春耕和春種,解決了用水,給我們村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接下來,前黃鎮將對轄區內的農田灌溉情況進行排查,采取措施,引導群眾科學蓄水,合理利用水源進行灌溉。
前黃鎮黨委秘書吳謀凍:“我們將加強調度,對周邊農田有水源的區域進行引水,加大投入,用一些工程措施來緩解旱情。針對一些周邊沒有水源的農田,我們是動員群眾來改種一些旱作物,比如花生,玉米比較不需要大量用水的農作物,同時也引導群眾要科學地蓄水,有下雨要合理利用水源來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