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名單出爐,全省10人入圍,其中,泉港區涂嶺鎮樟腳村的蔡玉華入圍名單。
“吃,趁熱吃,菜我準備好了,趁熱吃……”眼前這位正忙著為家人準備早飯的身影便是蔡玉華,今年66歲的她,是涂嶺鎮樟腳村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民。每天,她都要早早起床,煮飯后再將熱騰騰的飯菜逐個端到失明的公公和丈夫手上,等他們吃完了,再將他們送到屋外活動一會兒,然后才囫圇幾口飯菜出去打工。
蔡玉華從21歲起,就用瘦弱的身軀扛起這個苦難的家庭。她的坎坷還得從30多年前她的大兒子說起。
2019年第七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候選人 蔡玉華:“大兒子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腳開始疼,我就用草藥一直涂,沒想到越涂越厲害,一直疼到初中,沒有辦法繼續讀書,家里花了很多錢,到處帶他去看病。”
沒過多久,厄運再次降臨。蔡玉華的小兒子在15歲那年,身體也開始重復著老大的命運,先是雙膝疼痛,而后腰椎疼痛,最后也是再也挺不起腰桿,而且視力也在變差。
蔡玉華:“帶著兩個兒子到處看病,很可憐,為了這兩個孩子流了許多眼淚。后來公公和老公眼睛也都看不到了。”
公公和丈夫雙目失明,兩個相差六歲的兒子先后查出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縮癥……面對生活一次又一次的無情打擊,蔡玉華沒有怨天尤人,用一個女人柔弱的肩膀,撐起了四個男人希望的天空。
蔡玉華:“早上三四點鐘就早早起床喂雞鴨,喂完雞鴨就煮早飯給他們吃。現在還照常去打工,沒有打工的時候就去田里做農活,四處拜托別人有活做要幫忙留意給我做,補貼家庭生活。”
就這樣,靠著微薄的收入,蔡玉華養活了全家人。為了省下錢給家人治病、補充營養,她的一雙老布鞋,一穿就是5年,早已陳舊不堪。
村里人都了解蔡玉華的家庭情況,一有什么活兒,他們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她,對蔡玉華也很是敬佩。
涂嶺鎮樟腳村村民 陸愛玉:“每件事都是她自己在做,很辛苦,有時候天色很晚了她還在做,別人在休息她也還在做。別人有時候介紹活給她,她不管身體多難受都會堅持去做,不然哪有錢維持生活。”
為了幫助蔡玉華一家搬出破舊的石頭房,區鎮村和有關部門積極協調,出資幫助他們在村中購買了一套閑置平房,圓了一家人的安居夢想。
蔡玉華:“高興,我很高興,政府對我們很關心,每年都有關心,都有來看望我們。”
盡管家庭生活仍不寬裕,家人的后續治療還需要許多費用,但是蔡玉華這位堅強的女子還是選擇堅持下去。
蔡玉華:“我們這個家庭如果我不撐起來,誰還能撐起來。我不后悔,一定要咬緊牙關,撐起這個家。”(記者 許雅詩 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