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區著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從鏈條延伸向構建產業鏈、價值鏈、科技鏈、循環鏈“四鏈一體”的“石化產業生態圈”邁進,打造石化經濟升級版。日前,記者走進位于泉港區的泉港興通船務有限公司和福建鐘山化工有限公司,實地感受石化產業集群發展。
不斷完善港航發展生態鏈
據泉州市泉港興通船務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歐陽廣介紹,該公司成立于1997年,主要從事國內沿海及長江下游珠江水系各港口間成品油、化學品運輸業務,目前是中國船東協會化工品運輸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中國石油流通協會常務理事單位,福建省船東協會副會長單位,福建省三大航運領軍企業之一,國內知名的化學品運輸航運企業。
“公司由2000年只擁有兩艘運力4500噸的油船,發展到現在有千噸級一級油船/化學品船9艘,在建船舶2艘(噸位范圍:從3800噸至12000載重噸),總運力達五萬多載重噸,全國排名第四。公司基于‘互聯網+航運產業鏈’發展思路,建立了以海之訊云平臺、港航大數據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公共服務數據交換平臺為核心的B2B、O2O、G2B2B等業務模式,以智慧港口、智慧安防、海運管家、智能配載、物料商城、航運金融(船代通、航付保)、港航大數據、智慧港航軟件開發與運營、港航培訓(航運商學院)、網絡安全運維服務為動力的業務服務支持體系,形成一站式智慧港航綜合服務的業務結構,不斷完善港航發展生態鏈。”歐陽廣說。
“應急救援指揮平臺運用高科技手段,坐在辦公室就可以處置港口泄漏事件。”福建海之訊航運科技股份公司執行董事林涌介紹,通過整合共享港口應急防污資源,該公司為各類海上應急事故提供全方位參考和輔助,成為政府主管機關高效救援、決策指揮平臺,實現與政府、交通、安監、港口、“一關三檢”等部門協同效應。不久前,利用應急救援指揮平臺,該集團聯合化工企業和相關部門開展了模擬油管破裂的救援演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減水劑大單體系列填補了福建市場空白
位于泉港區石化工業園區的福建鐘山化工有限公司,一期項目于2014年11月正式動工建設,2016年8月建成投產。以相鄰的福建聯合石化環氧乙烷為主要原料,現建成7條生產線,有3條生產線引進了美國HH公司的先進工藝技術和4條經技術改進的傳統間歇生產工藝,每年可生產表面活性劑及煉化助劑產品10萬噸。
公司總經理金家喜介紹,公司產品種類主要有:減水劑大單體系列、AEO表活系列、聚乙二醇系列、特種聚醚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高鐵、建筑、紡織、印染、煉油、輕工、醫藥、化妝品、洗滌劑等領域,通用型產品種類齊全,品質優良,也可以根據顧客特殊需求,定制滿足其需求的產品。公司不僅具有領先的生產技術和主要原料穩定供應的優勢,而且產品尤其是減水劑大單體系列填補了福建及周邊地區市場空白。
“項目利用園區完善的配套設施可以最大化節約能源、資金,符合國家倡導循環化經濟的政策要求,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依托石化園區完善的公用工程配套系統,實現蒸汽、氮氣完全由管網接入,降低項目建設成本;主要原輔材料環氧乙烷(EO)、環氧丙烷(PO)等可以完全由園區內企業供給,無需外購,降低企業運輸成本,降低生產費用,提高市場競爭力;生產產品如減水劑聚醚單體,聚醚多元醇可以直接供給園區內部企業直接使用。”金家喜說。
加快建設“活力、宜居、和諧”的現代化泉港
泉港區近日召開區委四屆九次全體會議,提出以“四大產業”提升、新動能引領、創新能力突破、城市擴容提質、“生態+”優先、民生福祉增進等六大行動為主要抓手,加快建設“活力、宜居、和諧”的現代化泉港,踢好轉型升級“后半場”、勇當高質量跨越主力軍,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據了解,泉港區著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從鏈條延伸向構建產業鏈、價值鏈、科技鏈、循環鏈“四鏈一體”的“石化產業生態圈”邁進,打造石化經濟升級版。目前,泉港區正在加緊推進天佑劣質重油深加工、中海油服新材料生產基地等20個總投資124億元的重大化工項目,南山片區一期用地已基本填滿。同時,港口物流、糧油食品、新材料、現代服務、文化旅游等產業快速成長,非石化工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提升至43.7%,“135”現代多元產業體系架構日見成形。
此外,作為全國58個產城融合示范區之一,泉港區堅持以城市“擴體量、提品質、聚人氣”為主線,實施綜合交通、公共配套、特色小鎮、美麗鄉村、規劃管理“五大提升工程”,城鎮化率去年底提升至51.6%。目前,泉港區正在加緊推進170個總投資613億元的城鄉建設項目,其中房地產施工面積超190萬㎡(相當于“十一五”時期總和的2.8倍、“十二五”時期總和的1.2倍),助推城市建成區面積再擴大10%、城鎮化率新增3個百分點以上,提升城市的中心規模、建設水準和整體形象。(記者 潘賢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