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2日訊 “藍藍泉州灣,青青戴云山,海上絲綢之路從這里鋪向世界。”泉州市歌的開頭,充滿古今中外的暢想,如今一座橫跨海面的大橋,把泉州灣真正串成一個完整的環。
從泉州灣跨海大橋蚶江互通拍下兩岸三地 攝影:許師偉
征得有關部門同意,海都記者實地探訪,驚人的變化正在發生:從南岸的石獅市石湖港上橋,在北岸的臺商區秀涂港下橋,全程只需10分鐘;頭上是湛藍晴空,腳下是碧波萬頃,身邊是雄偉大橋,猶如飛過泉州灣。
泉州灣跨海大橋串起了晉江、石獅和臺商區,大橋的通車將給三地民眾的生活帶來什么影響?環灣交通圈將會如何改善?又有哪些吃喝玩樂的好去處?海都報今起推出系列策劃,展現精彩紛呈的環灣生活圈。
今天,結合實地探訪,海都記者首先為大家做了一份行走攻略:大橋上有啥風景?不同路線的選擇,所花的時間、路程、費用有何不同?
【體驗】
大橋南上北下 10分鐘飛越泉州灣
大橋有3個互通,由北往南,分別是張坂互通、秀涂互通和蚶江互通。如果想從蚶江互通進入大橋,在水頭外線即將到達水頭村時,便可以看到泉州環城高速從頭頂上方橫跨而過。
繼續往前行駛約1.1公里后,便可左拐進入石獅大道和沿海大通道,到了前方交叉路口,繼續左拐進入石蚶大道,往前行駛約1公里后,可看到泉州環城高速的入口,此處便可通往蚶江互通。
蚶江互通口收費站的名稱為石獅北(石湖港),經過收費站后,可以看到匝道分叉口,往右進入大橋,往左進入環城高速,前往晉江、泉州南等地。
進入大橋,大約10公里后,就可以看到第一個出口,標有“泉州東(秀涂港)”,遠遠地就可以看到收費站。采訪車駛出收費站,就踏上了泉州灣北岸的土地,此時,距離從南岸上橋,大約過去了10分鐘。
如果您想從秀涂互通口上跨海大橋,便要走省道201線(沿海大通道),在自西往東方向約478公里處右拐,便進入了秀涂互通,沿著匝道盤旋而上,進入跨海大橋。
目前省道201線還沒有路牌指示秀涂互通口從哪里去,因此車主需要注意中央隔離帶上的里程碑。
小車上了大橋 瞬間變身觀光車
10分鐘飛越泉州灣,沿途的風光也不容錯過。
從石湖港上大橋,左側的遠處是東海行政中心,濱海公園都能看得出來;右側的遠方是崇武海域,天氣好的時候,小島嶼、白沙灘,歷歷在目。
一輛普通的小車一旦上了大橋,瞬間變成觀光車:北岸的白沙灘、南岸的石湖港、星羅棋布的各色建筑、守衛海岸的防風林、壯觀的斜拉索和雄偉的主塔,還有更遠處的海天一色。
如果停下來,上了主塔,登高望遠,風景豈不更好?這可不行,“作為跨海高速公路,泉州灣大橋并沒有設置觀光平臺,高速公路的行車法規,也不允許司機中途停車觀光,以免發生意外”。泉州灣跨海大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提醒,這里是高速公路!
大橋的兩座主塔內部,都已經安裝了電梯,但并不是普通市民觀光用的。該負責人表示,這兩部電梯主要用來輔助專業人員維護主塔上的景觀燈、斜拉索等設施使用,平時都處于關閉狀態,不對市民開放,防止無關人員上塔。
●起點:石獅北收費站
●終點:泉州東收費站
●車輛:小汽車(海都采訪車)
繞行 PK 直行
繞行 PK 直行(長旺/制圖)
比路程
約32公里
如果繞行的話,就要走水頭外線,上晉江大橋,途經泉州森林公園,過后渚大橋,進入沿海大通道,最后抵達秀涂港,全程約32公里。
約12公里
從石湖港收費站前往對面的秀涂港收費站,直行泉州灣跨海大橋,全程約12公里。
比時間
約40分鐘
繞行的32公里,開了將近40分鐘,途中還有好幾個紅綠燈和限速標志。
繞行最好走的路段是水頭外線,一路暢通。晉江大橋和后渚大橋的車流量大,各種小貨車、摩托車等,速度要放慢;森林公園附近的游客和車輛掉頭、橫穿都比較厲害,也要減速行駛;沿海大通道是軟基路,還要防著各種橫穿的車輛和村民,速度也不能太快。
約10分鐘
泉州灣大橋的最高限速,小車是每小時100公里,12公里距離,理論上8分鐘可以走完,但要算上啟動、匝道等因素,全速前進大概要10分鐘。大橋路面非常好,但匝道還是比較彎,時速最好控制在40公里左右。
比費用
約22元
繞行路線只有油耗費用。同樣按照每公里0.7元的油耗計算,32公里的油費約為22元,只要走泉州灣大橋約一半的費用。
繞行的路線,基本上也都保持60公里以上的時速,因此跟直行路線的油耗相差應該不會太大。車損在高速路和普通路面也有區別,而且有一點需要注意,大橋上風力很大,風阻也會提高油耗。
約41元
走大橋直行路線,最大的支出是高速費。從石湖港到秀涂港的路段都是跨海,每公里收費標準為2.68元,按照官方公布的12.45公里計算,約為33元;假設油耗為每公里0.7元,全程約為8元。因此,直行費用約為4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