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聲音
運用高科技 打造泉州人的“海綿城市”
市公園管理中心主任王奕鵬說,從前一段時間的刺桐公園的“拆墻透綠”工程,到目前的園內整修生態化升級,都體現一種全新的公園改造理念,即運用高科技的生態手段,打造泉州人的“海綿城市”。
“傳統的水泥路面、瀝青路面,雨水沒辦法存蓄,但使用一些生態透水材料后,這種情況將徹底改變。”他說,刺桐公園已經使用的一些透水混凝土,遇到雨天,雨水通過路面縫隙,滲透到底下的地層,能夠存蓄一段時間,“夏天氣溫升高,人站在上面,能明顯地感覺到濕度、溫度與其他路面的差別,這就是海綿效果”。
他說,透水磚、生態混凝土等生態材料,目前市區僅刺桐公園和東湖公園使用,“其實一些道路綠化設施也可以使用”,可對道路綠化帶進行改造,設置一些下凹式綠化帶來接收雨水,地下鋪上沙石,雨水經過“收、蓄、滲、排”的過程,滲入土壤補給地下水;沒有下滲的雨水排入蓄水槽,干旱時可用于植物或景觀補水,實現雨水“慢排緩釋”。
■熱詞解讀
【關鍵詞】 垃圾處理
城市生活垃圾急劇增加的今天,如何有效無害進行處理。市政協委員蔡長謀提出建議,使用垃圾焚燒后的廢渣,用于生產建設用磚;同時對廢渣中的金屬物,進行分離;通過財政貼息、創新融資模式、項目補貼及稅費獎勵等措施,支持發展垃圾焚燒廢渣處理項目。
隨著經濟發展,大批工商業產品涌入農村消費市場,農村垃圾也隨之逐年增加。對此,市政協委員李百靈、王鴻燕、吳新生等建議,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建立鄉鎮垃圾中轉站和村莊垃圾收集設施,全面推廣“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處理模式;交通不便的偏遠山區可實行“統一收集、就地分揀、綜合利用、無害化處置”。
【關鍵詞】 立體綠化
立體綠化是指利用城市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立面或頂面實施綠化,對于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改善城市熱導效應和增加城市景觀效果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目前,中心城區用地緊張、建筑密度較大、空地綠化不多等因素嚴重制約城市綠化發展。
對此,市政協委員曾聰明建議,對可用于立體綠化而尚未開發的空間,包括立交橋、人行天橋、墻體、屋頂、陽臺等進行立體綠化方案設計,選擇相適應的植物和技術方法進行立體綠化。比如:墻面可采用吸附類植物(如爬山虎、凌霄等)進行垂直立面綠化;屋頂可使用卷須類、纏繞類或蔓生類植物(如紫藤、葡萄、常春油麻藤等)做棚架綠化;橋體立柱可采用吸附類和纏繞類植物(如霹靂、爬山虎、牽牛、五爪金龍等)進行柱體垂直綠化。
【關鍵詞】 水資源保護
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泉州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瓶頸之一,而去年我市的氣象干旱使清源山虎乳泉因此而斷流的現象,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市政協委員陳篤恒提出建議,加大水資源保護宣傳,努力提高市民的節水意識,營造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的社會風氣;大力推廣使用和改用環保節水的器具設備,減少用水過程中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開展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規劃研究,充分利用雨水資源,補充和緩解城市供水壓力。
對于山美水庫上游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市人大代表藍志明建議,對山美水庫水環境綜合整治設立專項單列資金,加大市級財政資金投入,不能將上下游水環境保護補償專項資金作為市級配套資金;重點支持污染較為突出、能快速體現整治成效的庫區周邊鄉鎮、村和桃溪流域。
【關鍵詞】 濕地資源
濕地與人類的生存、繁衍、發展息息相關,它不僅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多種資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環境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近年來,泉州灣濕地生物多樣性及其生態服務功能急劇下降甚至喪失,濕地面臨嚴重威脅。
市政協委員傅培聰建議,由市直相關部門設立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自然資源保護和規劃科室,作出統一的自然資源保護規劃,對山、海、濕地統一管理,列入城市整體規劃范圍。以優美的環境帶動更多平民百姓的覺悟,實行相關補償制度,對受影響的濕地區域進行生態建設補償。
智慧之城
只需動動手指 享受智能生活
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擴大信息消費。完善城鄉流通網絡,營造誠信安全的消費環境。發揮出口拉動作用。爭創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
積極營造有利于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為企業服務。全面推進“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和“泉州制造2025”及其三項行動。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駕車出門可先通過智能手機或者車載終端查詢交通狀況,獲得合理暢通的行駛路線;回家前通過手機將家里的熱水打開,回到家就能享受家庭的“溫暖”。在智慧城市里,市民只需動動手指,生活將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
智慧城市,就是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政務、民生、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等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
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擴大信息消費”的要求。可見,在泉州,建設“智慧城市”也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兩會聲音
實現景區WiFi全覆蓋
為了更方便、快捷地在景區發揮旅游app的作用,讓游客更順暢地在景區實時分享自己的旅游心情,民建泉州市委員會對此建議在泉州市部分重點旅游景區如涂門街、東湖公園、府文廟、開元寺、清源山、西湖公園、天后宮等景區進行公共免費WiFi覆蓋。
除了采取“運營商建設維護、政府向運營商購買服務并提供給市民免費使用”模式建設公共WiFi,還應增加其他盈利渠道,降低財政支出壓力,逐年完善WiFi覆蓋方案,實現泉州景區WiFi全覆蓋。
內外兼修發展電商
目前,泉州已經擁有豐澤區的領SHOW天地、鯉城區的網商創業園、海西(石獅)紡織服裝電子商務產業園、晉江的中國鞋都電子商務中心、安溪茶業電子商務產業園、德化電子商務工業園。
九三學社泉州市委員會認為,發展電子商務需注重內外兼修。在內貿方面,推動本地優勢產業集群、批發市場,利用現有的巨型電商平臺開展“線上轉型”。在外貿方面,要積極推動本地外貿出口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在線的B2B、零售業務。利用政府推動第三產業利用電子商務進行改造的契機,傳統零售業、餐飲服務業應加快轉型升級。
讓ITV用戶受益更多
ITV是一種交互式網絡電視,是一種利用寬帶有線電視網,集互聯網、多媒體、通訊等技術于一體,向家庭用戶提供包括數字電視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服務的嶄新技術。
市人大代表陳國棟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在意識形態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盡快協調行業之間正確的競爭關系,讓ITV的用戶可以收看到泉州電視臺的節目,讓泉州的ITV用戶能夠收看更多的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