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持人:
如果搬的話應該搬到哪?
各位都有什么樣的理由?
林勁松:說到汽車北站的規劃,這是2008年前的工作,當時主要是考慮中長途汽運來往泉州北部區域的問題。
一般來說,大城市車站最理想的設計是在東南西北的郊區,乘客通過在交通樞紐換乘公交、輕軌和地鐵等往返。
從基本理念來說,汽車站很少窩在中心市區,否則會造成交通堵塞。我們當初在泉州東南西北各規劃一個汽車樞紐站,就是想通過公共交通來接駁客流,中長途客車和巨大的人流再也不用在中心市區繞圈子,就能提升交通效率。
市政協委員孫亞宏
孫亞宏:這兩個車站搬到哪,我和前幾年提的時候不同,我現在有不同意見了。
大家都在喊搬到洛江去,規劃也這么做。你們抱怨說遲遲沒開建,現在來看,我覺得還好沒開工?,F在政府可以考慮放棄原定規劃,因為建設動車樞紐站更合適。我建議,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動車站交通綜合樞紐站的建設。
林良綱:當然,我們要承認,現在客流情況確實發生了很大變化。
動車站的地位不斷增強,對兩大汽車站的沖擊很大。廈深鐵路開通第一天,我們發往深圳的客運班車就只有一個旅客?,F在,乘坐動車的旅客接駁任務越來越重。動車過來的旅客需要輸送到市區、各縣(市、區),我們交通運輸集團除了在動車站增加接駁公交外,也開設了通往石獅的客運車輛。接下來還要在動車站開通至安溪、永春、德化的線路。
孫亞宏:所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把汽車站搬遷到洛江就有點多此一舉。我相信,即使北站建得再大型,也不會有很多人去坐的,而在動車站建大型汽車站來接駁乘客,比建泉州北站有價值得多。
你們兩大車站,現在要考慮不是外遷不外遷的問題,是要考慮現有場站功能變化的問題,要考慮轉型。
市人大代表王純真
王純真:我認同孫亞宏的說法,其實我們泉州動車站附近交通基礎設施,這幾年真的發展太慢。
我到外地出差,從動車上一下來,到周邊各個地方的車,中長途汽車、公交車都很多,很方便。因此,盡快把汽車站搬到動車站最合適。
林里楠:我以老百姓的觀點來看,雖然現在動車越來越方便,但仍然有許多城市與泉州沒有通動車,長途客車的功能就是用來補充動車沒辦法覆蓋的地方,因此汽車站還是要重視。
我認為,汽車北站還是有必要建的,南邊也要有車站,比如南環路附近??傮w來說,汽車站應設在離高速近的地方。
3.主持人:
搬遷各有什么利弊?
新規劃該注意什么?
林良綱:以前剛搬到新車站時,那里還是一片天地荒蕪;而車站搬走,舊車站附近就逐漸衰落。車站建到哪里,哪里就開始熱鬧,我想這大家都能認同。但不能總這樣,把車站作為一個商圈來經營。讓車站搬遷,肯定會影響現有商圈。
當然對我們企業影響也很大,之前說了,投資很大。我們企業一點點成長起來,人也多,搬遷會帶來很多影響。
孫亞宏:我認為,傳統的汽車運輸企業,也不能停留在老舊的運輸觀念。你搬遷后,這兩個場站,一個可以做成大型公交換乘樞紐站,另一個可以做旅游大巴集散場站?,F在泉州要發展旅游,包車業務也可以做,開通到各個旅游景點,比如到崇武、清水巖的旅游包車。這樣周邊商圈同樣會活躍。相反,不外遷不轉變,過沒幾年,你的客流量會更少。
站在政府的角度,現在如果要出新規劃,泉州動車站已經成了泉州的門面,這個規劃一定要做好,外地人一到泉州,就知道這個城市水平。
市民代表林里楠
林里楠:不管規劃到哪,規劃就一定要看得更遠。
泉州以前是個小城市,但這幾年環灣建設后,規劃要考慮新的城市格局。而且規劃新站,也得更人性更合理。本來一些管理服務就跟不上,你再規劃差了,新修的車站還是可能出現臟亂差、小販摩的多、出租車亂停等。
王純真:你們剛剛說到車站搬遷,會損失以前的投資,新建也要花費不少資金,而政府財力有限的問題。我認為有一個辦法,就是讓民營資本加入,保證了資金,就可以盡快推動建設。就我所知,目前不少民營資本都對這塊領域有興趣。
今天,“海都有約”的話題關注清源山,暢談關于清源山何時可以免費對市民開放的話題。
如果您也有話想說,歡迎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大膽表達你的看法;也可以登錄閩南網(www.fafqdl.cn)進入“2014年泉州兩會”專題,寫下你獨到的見解;還可以登錄新浪微博,進入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官微@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在#網友捎話去兩會#話題下,暢所欲言。“海都有約”相關視頻請看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官網閩南網(www.fafqdl.cn)點擊進入“2014泉州兩會”專題頁面。(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兩會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