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氏土樓的二樓有小窗和槍眼
樣本1
277歲謝氏土樓 精美木雕在腐朽
在洛江馬甲鎮就南村,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土樓,北靠玉葉山、南望仙公山,整座建筑看上去莊嚴、雄偉。
馬甲鎮文化站站長杜筑成說,這座土樓建于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建筑面積約872平方米,由當地謝氏的祖先主持修建。因就南村清一色姓謝,故土樓稱為“謝氏土樓”。土樓的墻體厚2.1米,底層花崗巖條石有5層4尺之高,以上土墻夯以糖水灰三合土,內建筑式樣四合院式,樓高約8米,主要功能為居家住宅,其次為防匪盜。1928年,謝氏土樓就曾遭土匪圍攻一個月,但始終沒有被攻破。
從這座土樓里,至今已繁衍出1000多名謝氏后人。但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最后一家人搬出后,土樓一直荒廢至今。從外望去,這座方形土樓雄偉依舊,墻壁上的瞭望窗和槍孔,似乎仍在訴說著那段過往的歷史。打開土樓塵封的大門,映入眼前的是典型的閩南特色古建筑——樓頂屬硬山式屋脊、斜檐翹尾,精美的木雕、石雕構建隨處可見。但是,一些木石構建已經被盜或損壞,剩下的也有不少已經腐朽、布滿蛛網。
在馬甲鎮后坂村,還有一座“曾氏土樓”,建筑面積有580平方米,也建于清代,如今也是破敗不堪,常年人跡罕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