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的‘飛燕科技’運動鞋,根據跑步過程足部的力學特征,在前腳掌區域嵌入‘勺型’碳板,將每一步的沖擊能量儲存為碳板的彈性勢能,助力跑步的蹬伸動作,提高跑步的運動表現。”當介紹起自家的“高科技”產品,三六一度品牌展示館工作人員陳彬彬如數家珍,“這是‘百葉窗’仿生透氣服”“這是‘熱粒科技’保暖服……”
7月21日,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路發展論壇前夕,“數智海絲看泉州”媒體采風活動在福建泉州啟動。采風團先后走進位于泉州晉江的三六一度5G智慧工廠、福建百宏集團的“智能制造”生產車間、晉江經驗館、晉江國際陸地港,探尋作為泉州“全面擁抱工業互聯網樣本”的晉江,如何以數字賦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六一度5G智能制造基地外景
用好“晉江經驗”,做強科創引擎
晉江經驗館內,被高度凝練為“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大關系”的“晉江經驗”核心內容,被展示在顯著位置。這一經驗強調以實體經濟為根基,注重傳統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協調互促,倡導政府引導服務和市場導向相結合,成為全國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參照。
產業發展,政策先行。泉州市堅持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成立福建省首個縣域科創委,構建“一廊兩區多平臺”科創版圖,獲批國家創新型縣(市)、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制定縣級人才認定標準,推進“科創人才集聚、碩博人才倍增、技能人才振興”行動,并在全國多地設立“人才科創飛地”,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超1.5萬人。
同時,設立產業發展母基金,集聚基金機構超240家、建成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設立全省縣級首個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點,助力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發展……
一系列“惠企”政策讓企業吃下定心丸,追“新”逐“質”、擁抱工業互聯網的浪潮席卷晉江,形成千帆競發的蓬勃態勢。
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數字賦能,產業升級蹄疾步穩
“冬夏是我們的生產旺季,現在各大生產線都‘火力全開’運轉,大家雖然更忙碌,但是企業蒸蒸日上,我們生活也更有奔頭。”在三六一度5G智慧工廠,55歲的工人江亞瓊邊踩著縫紉機邊說。
來自重慶的江亞瓊,1992年便到泉州打工,在鞋服、紡織企業一干就是33年,不僅在此成家,還養育了一雙兒女。作為“新泉州人”的她,見證了泉州的變遷,更親歷了晉江紡織、鞋服企業借數智化發展壯大的歷程。
在現場,江亞瓊麻利地將縫好的衣服掛到頭頂的吊掛系統,短短5分鐘,就有多件衣服從她手中進入下一道工序。“以前做衣服每個人都要全能,效率全看手腳快慢。不同款式,工序各異,一件衣服要做很久。”她說,“現在每人只負責好自己手中的這一道工序,效率提高了,做的衣服多了,收入也提高了。”
這樣的變化源于工廠的智能化改造。“智能化改造給工廠主要帶來三大變化:一是工序拆解后實現標準化、流程化,生產效率提高;二是通過吊掛系統破解技術難點,讓工人專注做自己擅長的領域;三是借助MES系統,員工刷卡就能清楚了解負責的工序、計件數量及薄弱環節,便于針對性培訓。”陳彬彬介紹。
生產車間的智能化改造,只是三六一度持續創新的一個方面。企業加大高科技鞋品研發,推出新產品;創新營銷模式,持續贊助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如今,創新已融入企業每項工作、每位員工的日常。
三六一度品牌展示館中展出多款運動鞋產品
借海絲之路,拓展全球市場
依托從產品設計、研發到生產、營銷的全鏈路創新,“晉江制造”有了殷實的產業家底。在此基礎上,晉江以產品創新為引擎,打造“晉品出海”新動能,推動紡織、鞋服產業形成海外閉環,實現“內需”“外銷”雙輪驅動。
走進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19條聚酯薄膜生產線有序運轉。在智能化車間內,通過監控和電腦可實時掌握各項生產參數。這家國內大型聚酯薄膜和片材生產企業,產品涵蓋功能性環保薄膜(BOPET)、APET片材和膜級PET切片的生產、研發和銷售,廣泛應用于軟包裝、服裝服飾等多個領域。
“我們產品80%銷往國內,20%銷往海外,主要是東南亞、歐洲、日本等國家。”該公司薄膜市場部經理邱翼青介紹,“除了加大研發投入,目前我們還在加大對海外市場的開拓。”
據了解,百宏集團的“出海”布局于2018年啟動,2019年1月越南百宏加彈車間開機投產,年設計產能78萬噸,目前是越南規模較大的聚酯工程生產企業。
不只是百宏,順應著全球化發展浪潮,越來越多晉江企業選擇“出海淘金”。如何更好地助力廣大晉江企業“出海”,成為擺在當地政府面前的重要課題。
為服務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晉江國際陸地港應運而生。在這里,一排排貨車進進出出,集裝箱將通過海港、空港、鐵路等多種形式聯運,送達海外客戶手中。福建陸地港集團總經理李子興介紹,“目前已建成集港口、保稅、快件、專業倉儲、信息服務、交易、金融、商業配套等現代化物流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內陸口岸。”
泉州晉江國際陸地港沙盤模型
一天的走訪中,可以看到鞋服、紡織、物流企業構筑了從原材料到生產、銷售的產業鏈閉環。而這只是泉州輕工業發展的縮影。如今,擁抱新質生產力、沐浴“數智養料”的“泉州制造”,正在結出更多碩果。(王禮林 光明網記者 孔繁鑫、曾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