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清明時節雨紛紛,泉州人在這個節氣里要如何飲食養生、固陽祛濕,今天就來聽聽泉州市中醫院肺病科副主任醫師諸晶怎么說。
潤餅菜,堪稱閩南清明節的“明星美食”,一張潤餅皮,裹上胡蘿卜絲、豆芽、海苔、花生碎、海蠣煎等豐富食材,吃起來清爽可口。
清明美食潤餅菜
潤餅菜
殊不知這一口潤餅菜的含金量有多高?諸晶介紹,從中醫角度來看,豆芽味甘、性涼,能清熱解毒、利濕消腫,幫助身體排出冬季積攢的內熱;胡蘿卜富含胡蘿卜素,入脾胃經,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助力脾胃在春季更好地運化食物;海苔咸寒,軟堅散結、消痰利水,能清理腸道垃圾;海蠣補鋅。將這些食材巧妙組合,既能補充春季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又不會給脾胃造成負擔,達到清補兼施的效果。
此外,清明特有的小吃鼠麴粿,是由鼠麴草和糯米粉制成,鼠麴草又叫清明菜,是一味良藥?!侗静菥V目》記載,鼠麴草“味甘、微酸,性平,無毒,主治寒熱,止咳,利肺氣”。清明時節,乍暖還寒,很多人容易咳嗽感冒,食用鼠麴粿能有效養護肺部,驅散體內的寒邪。
閩南有句俗語,"清明谷雨,寒死虎母",說的就是清明時節乍暖還寒的氣候特征,真正到了該春捂秋凍的時節。“前段時間天氣熱,很多人已經穿上了短袖,這幾天又冷了,感冒的人馬上就扎堆……”諸晶介紹,這個時候更應該注意保暖。
清明時節也是踏青的季節,適合戶外運動。行走時,身體的經絡得到拉伸,特別是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對調節臟腑功能大有裨益。清明過后,雨水增多,濕氣加重,艾灸能幫助人體固護陽氣,抵御濕邪。
此外,清明前后采摘的鬼針草、積雪草、車前草被稱為“閩南三寶”,其中鬼針草茶對治療高血壓特別見效。
將新鮮艾葉加老姜煮水泡腳,能有效緩解空調病引發的關節酸痛,還有驅蚊防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