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1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開學一個多月來,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一款應用于體育課堂的“神器”就火出了圈。這項名為“AI體鍛屏”的黑科技,不僅能展示多種體育運動技能,還能個性化記錄孩子們的體育成績,并追溯運動軌跡。自上線以來,其迅速成為體育老師上課的好幫手,也深受學校孩子們的喜愛。
一年級的學生們在“AI體鍛屏”前挑戰開合跳
“加油!加油!”昨天下午3點多,學校走廊上的“AI體鍛屏”前傳來此起彼伏的歡呼聲,學校一年級的學生們正在這里上體育課,準備用開合跳、深蹲熱身。老師打開“AI體鍛屏”的五人開合跳項目,五名學生站到相應的點位上,隨著計時開始,大家合力挑戰一分鐘開合跳。學生們每完成一個動作,大屏幕就實時顯示出每個人的開合跳個數,數據準確又及時。
這一“AI體鍛屏”設有自由鍛煉、趣味運動、競技場、專項特訓等模塊。其中,自由鍛煉包含立定跳遠、開合跳、原地小跑等40余種體育項目;趣味運動則提供螃蟹戰士、貓鼠游戲、單詞填空、成語填空等項目,通過AI交互技術,實現跨學科融合,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快樂值”瞬間拉滿;競技場則包含5人跳繩、雙人開合跳、3人仰臥起坐等多人競技項目,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AI可以協助我在課堂上更好地教學,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學校體育教研組組長吳秀姬告訴閩南網記者,傳統的體育課堂上,老師難以兼顧到每位學生,對于教學效果無法準確進行了解。有了AI的加持后,系統可以清晰地分析比對學生的運動數據、測試結果,有助于老師開展針對性教學。同時,她也透露,這款“神器”還在不斷升級中,即將啟用人臉識別等新功能,讓孩子們自助刷臉就能參加體育鍛煉。
“你們長大以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走進音樂教室,音樂老師正在向孩子們提問。
“我想成為教師”“我想成為消防員”“我想成為醫生”……孩子們說出答案后,音樂老師用AI技術“換裝”,屏幕即刻生成了孩子們的職業裝扮,令大家直呼“神奇”。隨后,老師又使用AI技術“復活”了美國鋼琴家莫瑞·普萊亞,與同學們進行對話、互動,一同賞析他的經典作品《口哨與小狗》。
音樂老師使用AI技術幫學生們“換裝”
在學校的科學課上,學生利用AI工具修改完善實驗方案,開展虛擬實驗;語文課上,老師運用AI技術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與“古人”對話;數學課上,學生借助AI軟件自主編寫題目、生成題型,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人工智能不是替代教師,而是重塑教育生態的新契機。老師們既要成為智能工具的應用者,更要成為教學場景的創造者。”校長鄭志清表示,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是泉州市AI教育改革試點學校,寒假期間,學校各教研組就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資源進行學習,并在本學期初開展了專家培訓,老師們通過組建跨學科研究團隊,開發研究智能教學工具箱,實施以“場景化應用、學科化滲透、個性化發展”三大路徑,摸索人工智能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初步構建出“用中創、創中用”的螺旋運用模式。
據了解,泉州目前已有多所學校先行先試,通過打造AI運動空間、創設沉浸式運動體驗等形式,提高運動的科學性和趣味性。
在晉江市金井鎮毓英中心小學,一款AI運動魔盒也擁有超高的人氣。每到課間休息,大家拿上繩子不約而同來參加跳繩比賽。站好位置后,AI運動魔盒的屏幕自動統計學生們的跳繩數,并顯示實時排名。這一有趣的設備,給課間時間增添了不少樂趣。
泉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還將鼓勵各校因地制宜,探索“AI+體育”新方式,讓孩子們科學出汗、愛上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