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17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通訊員 陳裕然)從2月20日零時起,泉州市將依法分批啟用全市33處車輛路面動態檢測技術監控設備,確保貨運運輸合法規范裝載,共同保障全市公路運輸安全。
全市范圍內11個縣(市、區)設置33處點位,共計139個車道的車輛路面動態檢測技術監控點,覆蓋貨物運輸主要通道、重要橋隧入口以及貨物運輸流量較大的路段和節點,通過動態稱重檢測設備和智能電子抓拍系統24小時不間斷協同協作,構建起全天候前端“慧眼”高精捕捉超限違法行為系統。
當貨車途經路面動態檢測技術監控點時,在不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的情況下,動態稱重檢測設備精準識別超限數據,同時智能電子抓拍系統迅速識別車牌號,共同判別生成車輛軸數、總重量、超限量、超限率等重要證據信息,同時從正面、背面、側面三個方位拍攝照片和動態視頻,“體檢式”采集上傳涉嫌超限車輛相關證據。
涉嫌超限車輛證據等數據將實時上傳至市級科技治超指揮中心,整合AI算法和大數據平臺,快速完成違法判定,中心執法人員對各項數據進行審核,經審核確認的數據作為認定違法超限運輸行為的證據材料,“派單式”定點推送至相關縣(市、區)交通執法大隊進行證據確認,并由一線執法人員開展“閉環式”案件辦理。
借助前端“慧眼”和中心“智腦”體系,精準鎖定違法超限車輛,在保障合法運輸車輛通行無阻的同時,大幅度減少不必要的路面執法檢查,為物流運輸行業的高效運轉提供堅實保障,有力推動貨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駕駛員可以通過現場LED告知屏與閩政通APP及時獲取車輛涉嫌超限信息,讓服務流程便捷高效。同時,執法人員還深入轄區貨運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治超宣傳,讓科技治超工作更加透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