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2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2日上午,泉州市委宣傳部、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聯合召開“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泉州實踐”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過去一年來泉州市民生事業提質增效的創新舉措和主要成效。
這一年,泉州持續深化“惠民生補短板”專項行動,超七成五財力投入民生,從人民群眾關切的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實施一系列政策、推出一系列措施、落實一攬子項目,推動“學有優教”“病有優醫”“老有優養”,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發布會上,泉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衛健委、市醫療保障局就教育、衛生和養老等方面落實“惠民生補短板”專項行動的具體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
全市新增中小學學位2.7萬個
泉州基礎教育的總體規模為全省最大。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泉州市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質量,著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切實辦好教育民生實事。
把家門口的學校建得更多更好。“十四五”以來,全市累計竣工投用教育項目286個,新增基礎教育學位19萬個,其中,2024年全市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2.7萬個。保障了全省規模最大的33萬名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公辦就讀率近95%。2024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學位供給同比增加10570人,招生規模擴大15.6%,增幅歷年來最高,招生規模歷史新高。
把優質教育資源變得更加隨手可及。高效整合各級各類優質教育資源,通過“5G+專遞課堂”“名師課堂”等模式,覆蓋全市13個縣(市、區)、100多萬名學生、10多萬名教師和1000多所學校,滿足不同學生接受多樣化、個性化教育的需求。
把教育關鍵小事辦成民生實事。建立了市級教育入學“一件事”融合平臺,孩子入學報名只需通過線上填報即可,有效減少家長跑動32萬次,簡化紙質材料60余萬份。2024年,首次實行初中新生統一軟件均衡編班,全市14萬名初一新生100%納入,嚴禁出現“快慢班”“重點班”。在全省率先推行課間15分鐘,累計完成近1.3萬間中小學近視防控教室照明改造、323所中小學標準化心理輔導室建設,新改善550個中小學校園食堂供餐條件。
養老服務短板逐漸補齊
近年來,泉州養老服務短板逐漸補齊,基本形成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打造“海絲泉州頤養樂園”養老新品牌,養老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養老服務設施持續增長。2024年,投資6440萬元,建設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長者食堂、物業+養老等208個養老服務項目。目前,全市共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2848所。
兜底保障持續加大。全市養老機構共入住特困對象和低保戶1598人。將政府購買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列入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全市近13萬老年人受益。全市已有9個縣(市、區)出臺本地戶籍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補貼政策,平均每個老年人每年減輕經濟負擔6000元。
養老服務質量持續加強。目前,全市共有五星級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49所,四星級93所,發放獎補資金1205萬元。全市三星級及以上農村幸福院724所,位列全省第一。
社會力量參與持續活躍。全市民營養老床位占比超90%。全市共有注冊登記經營范圍包含養老服務的企業達1423家,涉老類社會團體共有1298家,民非企業53家,基金會1家。
養老從業培訓持續擴大。今年來,全市共培訓養老護理員2448人次,打造泉州市華光養老服務中心、泉州江南老年頤樂園、晉江社會福利中心為省級養老服務人才實訓基地。出臺養老護理員學歷獎補與崗位獎補激勵政策,目前,已下撥護理員獎補46.2萬元。
不斷健全和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泉州深入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不斷健全和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力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全市新增衛技人員2315名、床位2000張、千人口嬰幼兒托位數達4.1個。
改善群眾看病就醫體驗方面,從2024年9月2日起,全市122家醫療機構實施普通門診“一次掛號管三天”便民服務,受益30.89萬人次,減免費用約617萬元。全市186家醫療機構實施預繳金當日退返,費用原路返回帳號無須勞心費時,累計退還146.76萬人次、退款2.93億元。推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覆蓋70%以上診療中常用、高頻、高值檢查檢驗項目。全市共有20家二級以上醫院的50個病區開展“免陪護”病房試點。全市7個縣(市)中醫院推行“共享中藥房”服務。推行腫瘤基因外采檢測統一集采、門診一站式綜合服務、醫技集中預約、重癥醫學科遠程探視等10多項提高患者就醫體驗的舉措。
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方面,全市新增1家三甲綜合醫院,1個國家級重點專科,4個國家級中醫優勢專科、1個中醫藥質量提升項目、1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運行上海九院泉州一院醫療技術協作中心。
增加醫療衛生資源供給方面,截至去年11月底,21個省市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近2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86%。福醫大附二醫院東海院區新建住院大樓、正骨醫院北峰院區、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提升改造項目建成投用,福建昌財醫院試運營,市公共衛生應急基地暨疾控中心改擴建項目開工。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方面,泉州在全省基公衛服務項目實施效果監測中位居各設區市第一位。建成18個省級縣級醫院臨床重點專科,數量居全省前列。164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實現全覆蓋。91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家庭病床服務,建立家庭病床202張。
完善全周期健康服務供給方面,豐澤區、洛江區順利通過國家級健康區建設省級終期評估,各地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立婚檢便民服務點。贏得中央財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范項目并獲獎補1億元,為近年來泉州市衛健領域向上爭取的單項金額最大的項目。
構建“1+3+N”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圍繞有效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泉州持續健全完善“1+3+N”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努力解決群眾就醫醫療保障后顧之憂。
在“1”方面,建立了1個醫保基礎信息平臺,不斷提升以醫保信息平臺和醫保大數據為核心的醫保基礎設施及服務能力,支撐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醫保碼應用、醫保移動支付等便民舉措落地。在全國率先開展全人群參保數據治理工作,建成基本醫保“一人一檔”參保信息管理平臺。
在“3”方面,建立了涵蓋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3重保障體系。目前,醫保藥品目錄擴大到3159個品種,441個國家醫保談判藥品納入“雙通道”管理,83種醫保藥品納入門診單列統籌結算。大病保險方面,只要參加了基本醫保,無需另外繳納費用就能獲得大病保險的保障。2024年,資助參保15余萬人,醫療救助79余萬人次,救助金額達2.33億元。經過三重保障,目前,市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8%、70%左右,位居全省前列。
在“N”方面,積極引導除基本醫保之外的其他保障包括惠閩寶等商業健康保險、慈善以及一些其他資金參與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2024年,救助1199人次,救助金額446萬元。2024年,有698萬元醫保個人賬戶資金用于購買商業健康保險。泉州市醫療保障和醫療救助協會成立以來,累計救助2261人次,救助金額16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