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5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文/圖)“我家有兩輛電瓶車,以前小區充電端口少,經常找不到位置充電,現在統一建設了充電場所真是太方便了!”談起小區增設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的舉措,家住晉江市竹園小區的吳先生贊不絕口。
電動自行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代步工具,但充電樁少、充電樁遠、充電費用高等問題困擾著不少市民。如今,泉州市正全力推進既有住宅小區、城中村、自建房和公共開放區域等場所增設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為市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減少消防安全隱患。
竹園小區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棚內,一排排充電樁已經“上崗”
新增充電端口230個 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又便捷
在竹園小區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棚內,一排排充電樁已經“上崗”,電動自行車有序停放在此充電。每個充電樁上,都標明了編號和二維碼,充電棚內滅火器、攝像頭等設施一應俱全。
竹園小區位于晉江市梅嶺街道竹園東路,建成于2000年,共有786戶居民,小區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約460余輛,電動自行車充電需求較大。在過去,竹園小區的居民普遍在架空層為電動自行車充電,或是“飛線”充電,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
智慧充電樁上,標明了編號和二維碼
今年8月,晉江市住建局組織國企會同屬地社區在小區內增設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竹園小區按照“因地制宜、安全便民”的原則,選取小區的邊角地塊建設,目前小區沿著四周圍墻共設置了11個充電場所,建設了230個充電端口,占地面積480余㎡,能夠滿足小區住戶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需求。
記者看到,竹園小區的充電場所由充電樁、監控攝像頭、滅火器、雨棚等設施組成。“新安裝的充電樁具有智能精準計量、智能斷電、充滿即停的特點,雨棚也采用了防火的材質。”小區物業經理莊源來介紹,現在居民在小區為電動車充電的安全有了保障,價格也不貴,充電一小時收費0.2元,居民普遍都可以接受。
竹園小區的充電場所包含了充電樁、監控攝像頭、滅火器、雨棚
此外,充電場所還安裝了視頻監控,與小區消控室聯網,確保在充電過程中一旦發生火情能夠迅速反饋信息啟動報警,讓智能化監測賦能消防安全管理。
下午4時許,小區居民張女士買完菜回來,來到公共充電場所,停穩、插電、掃碼、充電,一系列操作十分流暢。“得知小區要增設公共充電場所我們都很支持,以前在架空層充電我們也覺得不安全,但沒有其他地方能充電,也沒有配備這些消防設施。”張女士告訴記者,增設了充電場所后她明顯感覺更方便也更安全了。
“現在竹園小區的充電設施已經基本建成,后續的維護管理將由小區物業和建設單位共同完成。”晉江市住建局城建項目中心主任尤祖鴻介紹,目前,晉江市住建局正組織中國移動、中建海峽晉江分公司、晉江智信公司三家國企對接16個項目,加快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建設,并會同自然資源部門、城市管理部門、消防救援部門等對示范項目選址進行把關,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全市下半年擬增設13440個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
“小工程”關系“大民生”,電動自行車充電、停放是民生“剛需”。圍繞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今年,泉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印發《泉州市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設計導則(試行)》,明確了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的設計內容和技術要求;并聯合市資源規劃局、市財政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印發《泉州市2024年下半年增設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示范項目實施方案》,加強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監管,著力解決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充電設施不足等問題,預防減少電動自行車引起的火災事故。
下半年,泉州市計劃在既有住宅小區(老舊小區)、其他住宅(城中村、自建房)和公共開放區域,增設13440個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電動自行車停放設施(車棚)、充電設施、消防設施及供水、供電等配套設施,同時,將積極推廣將“共享充電柜”納入項目配套,滿足不同人群的合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