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9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洪泓塬 文/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今年9月10日將迎來第40個教師節,來自泉州晉江的李育娜一家榮獲泉州市2024年“教育世家”殊榮。“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一把戒尺傳三代,這一家三代四人,執教的年歲加起來已經整整111年了。他們在不同年代,兢兢業業,教書育人,不忘教育初心,不負教育使命。
一家三代從教累計111年
耳濡目染成為教師 用愛心照亮孩子們的童年
“如果要讓我再重新選擇一次職業,我還是會當老師”,從教35年,李育娜回想起幾十年的教學時光,仿佛就在昨日。從晉江市實驗小學退休已經4年了,如今,她是家中兩個孫子孫女的“老師”,陪他們看書玩游戲,從小教他們要有愛心、有孝心。
李老師說,自己一家三代四人都是老師,第一代是父母親,第三代是兒媳婦。其實加上她的兄弟姐妹及子女,共有九人從教,還有一人是師范在讀生。
“我們小時候,父母到哪里教書,我們就到哪里上學,我媽媽曾經也教過我……”李老師說自己在家中排行老大,后面還有三個妹妹兩個弟弟,讀書時父母都很忙,那個時候白天上課,晚上他們還要到學校備課。“父母親的性情很好,他們從不打罵我們,而是跟我們講道理,所以我們幾個兄弟姐妹從小都很自覺,我和兩個妹妹主動承包家務,輪流洗碗、掃地、洗衣服。從小我們的家庭氛圍就非常和諧,這應該也是我們走上從教的原因,所以我兒子說要找老師當對象時,我們都很贊同。”
李老師介紹,她的父親李進丁(已故),1960年在陳埭公社庵上學校教書,后來調入陳埭鎮求聰小學任副教導,直至1986年調入晉江教育局任初教股副股長。母親丁紅菜也先后在陳埭海美、雙溝、洋埭等多個小學任教,累計教齡28年,如今已經83歲了。
李育娜
回想起自己執教幾十年,光陰如梭,“要用愛心去對待孩子們,他們是一群小天使,很天真很單純,和他們在一起很開心。盡管我不會兇他們,但每次他們看到我走到教室門口,就會立馬安靜下來。”教育孩子,李老師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她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把他們的優點呈現出來,而對于學習差的學生,她時常給予鼓勵,樹立他們的信心。她甚至義務把孩子們帶回家補課,無私奉獻。盡管已經退休多年,但還是有一些家長時不時會打電話給她報喜,說她曾經的學生高考取得了好成績,每每聽到這些,李老師都會感到欣慰無比,她時常說,這是孩子們自己努力的結果。
說起教師節這個特殊的日子,李育娜滿心歡喜,雖然已經退休了,但每年教師節,自己的愛人都會給她發個紅包。在退休閑暇的時光里,她時不時翻翻舊照片,回憶自己還在講臺上的樣子。
捧著一顆心來 不帶半根草去
作為教育世家的第三代,34歲的王立敏接過婆婆的接力棒,也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在青陽中心幼兒園任教十年來,王立敏一直秉持著陶行知的一句話“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對孩子們付出真心的回報,是令自己感動的無數個日日夜夜。
王立敏在教孩子們做手工
在一天的忙忙碌碌中,她要迎接來幼兒園的孩子們,在班級里為孩子們講故事,教孩子們做手工,看看哪個孩子沒有好好吃飯,哪個孩子又不好好睡覺,帶孩子做運動,幫他們整理床鋪、梳頭,叫他們喝水等等,事無巨細……說她是老師,她更像一個貼心的媽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在照顧著、教導著。
“對做錯事的孩子,我會先扮黑臉,等靜下來以后再跟孩子講道理,跟他一起分析剛才是哪個地方做得不對,然后再告訴他,老師覺得他在哪些方面很棒,他身上也有很多值得小朋友學習的地方,把這個小錯誤改正了,以后會越來越好。”她善于分析小朋友的性格特點,關心孩子們的成長軌跡,在教學方面,她曾獲得晉江市教育系統一堂好課比賽三等獎、科學優質課(數學領域)片段教學二等獎,青陽街道健康領域片段教學一等獎、幼兒游戲案例分析一等獎等獎項。
沒課的時候還要整理一些文字材料,布置教室。王老師同時也是青陽街道教育中心幼教第一黨支部組織委員,她時常要在結束一天的幼兒園工作后,加班加點,整理黨支部的會議紀要,組織黨支部的各項活動等。
王立敏
星海橫流,十年教學生涯一晃而過,回想起有一年暑假,王老師說自己在幼兒園門口看到一個高個子、戴口罩的女孩,感覺身影很熟悉,但卻認不出這個孩子。當她們擦肩而過的時候,女孩卻喊了一聲“王老師好”,隨后女孩自我介紹,沒想到女孩已經從這個幼兒園畢業六年了,“這么多年沒見,她卻能一眼認出戴口罩的我,她說很多幼兒園的同學都還記得我,還說要相約回來看我,這讓感動了很久……”王老師說,十年時間她教了三屆畢業生,最大的孩子現在已經是初中生了,所以每當想起與孩子們在幼兒園共度的時光,總感覺非常美好。
而有些小學的孩子放學后會偷偷跑到幼兒園看看老師在做什么,教師節躲在幼兒園門口,就為了說一句“教師節快樂”,“孩子們很善良很天真,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發自真心的。而我們只要真心付出,孩子們一定能夠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