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回南天”、梅雨季、汛期階段的到來,降雨天氣持續增多,楊梅、桑葚等季節性水果先后上市。為消除銷售環節食品(含食用農產品)安全風險隱患,泉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如下提示:
一、食品銷售單位注意事項
(一)做好季節性食品、梅汛期食品生產經營場所安全自查。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機制,全面檢查經營場所通風、防潮、防淋雨、防積水措施,排除安全隱患。及時清理受積水污染的食品,嚴禁受污染食品流入市場。
(二)嚴格落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落實食品原料采購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確保食品原料來源安全可靠可追溯,防止不合格食品和其他禁止經營的食品進入銷售環節和餐飲服務環節。對于受潮及變質的食品,要及時排查,妥善處置,做到食品安全風險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置,嚴禁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嚴禁購買被積水浸泡過的食品原材料。
(三)加強生產經營全過程管控。依法規范經營。嚴禁違法違規使用防腐劑、保鮮劑、甜蜜素等,強化以楊梅、桑葚、橄欖、荔枝等季節性食品銷售經營環節的排查,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冷藏冷凍設備要定期清潔、維護,建立并執行冷藏冷凍食品全程溫度記錄制度。
二、消費者注意事項
(一)合理選購食品。購買食品應盡量選擇資質齊全、食品貯存條件較好的正規商場、超市和市場,認真查看食品標簽標識、質量情況,選擇包裝完整、狀態正常、在保質期內的食品,注意保留好相關購買票據。
(二)妥善保存食品。需冷藏冷凍的食品,應盡快放入冰箱分類保存,并注意其貯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梅汛期避免一次性采購太多的食品,已開封的包裝食品,應盡快食用。
(三)如發現食品違法生產經營行為或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應及時撥打12315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