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28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為做好第9號臺風“蘇拉”防御工作,今日下午,泉州市防汛防臺風抗旱指揮部召開防御臺風視頻會商部署會,分析研判臺風發展趨勢及其影響。
恰逢天文大潮 預防海水倒灌
會上,氣象局相關人員介紹今年第9號臺風“蘇拉”的情況,目前臺風中心位于距離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北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50米/秒,940百帕強臺風級)。預計“蘇拉”先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洋面回旋,29日夜里開始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逐漸向臺灣南部沿海靠近,將于30日夜間登陸或擦過臺灣島南部沿海,31日白天進入臺灣海峽,向福建中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靠近。
風力最強時段為8月31日14時-9月1日17時;大風災害風險:海峽南部風力可達14~16級,臺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陣風17級以上;泉州沿海局部海區陣風可達11~13級,陸上最大風力可達8~9級,需做好海上生產作業、濱海旅游的安全管理工作,注意防范陸上強風對城鄉基礎設施和工程設施的危害。
重點關注區域:泉港、惠安、臺商投資區、晉江、石獅沿海及海域。
雨的預報:預計過程累計雨量100~250毫米,局部超過300毫米;強降水時段:31日20時-9月2日8時;注意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城鄉積澇和塌方、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臺風影響期間恰逢天文大潮,需預防海水倒灌。
道路交通風險:受降水天氣影響,道路濕滑、能見度較。部分路段有高等級的降水交通氣象風險。
最大小時雨量:40~70毫米。氣象部門有關人員介紹,由于受臺風路徑影響,風雨影響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30日中午前 船舶全部到港避風
會上,各個部門匯報防御臺風工作情況。
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介紹,已著手對海岸線防坡堤進行加固,做好人員疏散及低洼地內澇的排查。漁船方面,截至下午3時,已對549口養殖漁排進行加固,544艘漁船錨固。
昨天晚上10時,排查泉州市在海上作業的漁船共829艘,截至下午3時已有62艘漁船進港,其他漁船正在返航途中。海上養殖漁排務工人員113人,已轉移30人,其余人員正在有序轉移。
海事局介紹,根據摸排,目前海上共有船舶154艘,其中客船1 艘,明日將前往廈門避風;港內施工船32艘,已通知人員按照預警進行撤離;危險品船舶28艘,大型船舶(5萬噸以上)6艘,將在30日上午前離開。
會上強調,各單位要高度重視,預測預警及時發布,并跟蹤落實到位。臺風影響期間,恰逢農歷七月十五天文大潮,要針對風暴潮可能對沿海的影響,提前做好沿海危險海岸的監測預報、預警,預防海水倒灌。
同時,落實海上轉移避險,海上漁船務必于30日12時前全部就近到港避風,有序停靠并做好錨固等工作,船上人員全部撤離上岸;沿海養殖漁排的老弱婦幼人員務必于29日18時之前全部撤離上岸;沿海養殖漁排的勞動力人員務必于30日12時之前全部撤離上岸。
陸上防范措施必須到位,加強隱患排查,過細開展濱海水閘、供電設備、危舊房屋、在建工地、船舶等風險隱患摸排整治,迅速整改。水利部門要提前預排預泄,準備騰庫納洪。資規部門要全面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落實安全防范機制。同時,務必強化應急值守,全面做好各項應急處突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