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南安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聞“風”而動、逆“風”而行,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的防抗工作,織密筑牢防抗臺風“紅色屏障”,讓黨旗在防抗臺風一線陣地高高飄揚。
聞“風”而動,緊繃防抗臺風“安全弦”
南安市委組織部發出《關于在防抗臺風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組織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全力投入防抗臺風工作中。市四套班子靠前指揮,分赴掛鉤聯系鄉鎮(街道、開發區)督促指導落實好防抗臺風的各項工作舉措,壓緊壓實各地各級主體責任,市委大督導組、紀檢監察、組織部門組織人員深入防抗臺風一線督導考察,形成“上下聯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
嚴陣以待,守好防抗臺風“生命線”
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立即啟動黨建引領基層網格管理機制防御臨戰狀態,全市2.2萬余名村(社區)“兩委”(網格員)、黨員街巷長、樓棟長圍繞老舊危房、水利工程、在建工地、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重點區域、關鍵薄弱環節開展地毯式排查,逐一消除隱患,杜絕盲區死角,最大限度減少次生災害影響和損失。立足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為防汛工作人員配備安全帽、防雨護具、救生衣、強光手電和救生哨等個人防護“五小件”,筑牢防汛防風“紅色堤壩”。
宣傳預警,吹響防抗臺風“先鋒號”
充分運用“紅馬甲”活動載體,迅速集結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巾幗志愿服務隊等隊伍1500余支,深入一線走訪低保、獨居老人和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引導危房住戶前往緊急避難所,幫助農戶搶收水稻等農作物,降低臺風、暴雨對水稻收割帶來的影響,共同筑牢“溫情屏障”。利用“村村響”系統、流動音箱以及LED顯示屏、電子海報等公共領域載體以及“1+28+N”微媒體宣傳矩陣的規模宣傳優勢對防抗臺風工作進行廣泛宣傳,讓廣大群眾了解臺風動向以及如何做好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