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22條措施”出臺,臺企欣喜提出發展規劃
——吃下“定心丸” 踏實在泉謀發展
近日,在泉的不少臺企負責人的朋友圈里,都是有關《關于支持臺灣同胞臺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農林22條措施”)的消息。“我們與一些臺企負責人溝通時,他們一再強調該措施出臺的精準性,紛紛表示吃下了定心丸,對未來在泉州的發展也更有信心。”惠安臺創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本月17日,國務院臺辦、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供銷總社聯合出臺“農林22條措施”。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措施圍繞臺胞臺企在農業林業領域發展涉及的農地林地使用、融資便利和資金支持、投資經營、研發創新、開拓內銷市場等方面提出具體支持措施,進一步為臺胞臺企提供同等待遇,支持臺胞臺企參與大陸農業林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政策扶持下,企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
臺企表態 貼心措施助力發展
針對新出臺的“農林22條措施”,泉州多家臺企分享了他們的發展計劃與發展信心。已經在泉州深深扎下根來的臺“創二代”福建富邦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吳壇蓁欣喜地稱,措施第10條提及,鼓勵臺企參與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扶持方向十分符合富邦的發展節奏。企業正在著力規劃建設兩岸食創園區,結合企業本身的食品加工制造實力,延伸上下游一二三產融合,搭建平臺,吸引更多兩岸有為青年來泉發展。園區初步規劃將建設博士站、共享辦公樓、觀光工廠、主題伴手禮店、青年公寓等項目。
“建園區涉及的土地、融資等環節措施都有提及,實在是太貼心了”。惠安縣慧峰水產養殖公司臺胞陳善孝開心地說,“農林22條措施”的出臺將進一步推進臺農臺企在大陸的發展,增強了臺胞在祖國大陸發展農林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一家剛成立不久的技術服務型企業,泉州谷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鄭又仁直呼趕上好時候。“這項措施為我們在祖國大陸從事農林產業提供了更明確、更具體、更細化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當中明確提及支持臺企發展智慧農業、研發創新與技術服務,這與本公司的業務密切相關”。
惠安鳳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黃來裕談到,去年落地泉州創辦公司,主打加工生產臺灣鳳梨酥。從落地開始便陸續得到惠安臺創園的大力支持,投產半年來,效益向好。“這里與臺灣的氣候、土壤和風俗習慣、語言都相近,十分適合農業種植”。據悉,他們正在計劃擴大鳳梨酥的生產規模,組織一些臺農團隊繼續來泉州惠安投資種植鳳梨及其他特色農產品。“‘農林22條政策’更加堅定了我扎根惠安臺創園繼續謀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特別是針對土地流轉、林地經營權和設施農業的用地、融資政策,更是讓我們吃下了定心丸,更有干勁持續落地新項目。”黃來裕說。
企業負責人帶隊深入食品深加工生產線,了解產能,探索創新方向。
注重落實 營造更好的創業環境
據了解,3月17日“農林22條政策”發布實施后,惠安臺創園管委會當天就召開學習會,并第一時間通過微信等形式將政策細則告知園區臺胞臺企。“近期我們將召開園區臺胞臺企座談會,解讀‘農林22條措施’,持續增強臺胞臺企在泉州惠安投資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惠安臺創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作為國家級臺灣農業創業園,惠安臺創園充分發揮平臺作用和惠安對臺“五緣”優勢,全面落實中央和各級對臺政策。當前,除了送政策入企之外,他們還將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助力臺胞臺企更快、更好地享受到包括“農林22條措施”在內的各項惠臺企政策,努力為臺胞臺企投資創業創造更好的環境。近年來,泉州惠安以“創新驅動、示范帶動、項目推動”為抓手,不斷加大對臺農業招商引資力度。積極開展對臺農業在技術、品種、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休閑觀光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等形式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惠臺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新路,鼓勵和支持臺胞參與惠安鄉村振興建設規劃,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建設進程,鼓勵和支持臺灣高校和臺灣青年來惠開展農業交流、培訓和實習、創業、就業,扎實推進臺創園建設與發展。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臺灣研究所副所長蘇美祥此前接受采訪時分析稱,從“農林22條措施”的內容來看,不少措施已在福建省內先行示范,包括根據臺胞臺農融資需求特點設計個性化融資產品、臺灣鄉村建設規劃設計師到大陸從事規劃設計、臺胞參與茶葉的標準共通、兩岸鄉村振興基地、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建設等或已有實踐案例,或已有一定探索積累。截至去年底,福建省農業利用臺資的數量和規模繼續保持大陸各省份第一。(記者 王宇靜 通訊員 張建南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