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州市校園周邊的校外培訓機構的數量不斷增加,為滿足中小學生的教育需求提供了多元選擇,但有些問題也隨之凸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泉州市有民辦培訓機構數千家,僅豐澤區就有近5000家民辦培訓機構及幼兒園,僅去年一年就新增1000多家,但其中證照齊全的培訓機構還不到兩成。為此,今年市兩會上,致公黨泉州市委員會擬提交關于加強泉州市校外培訓機構管理,規范教育服務市場的建議。
全面摸排,嚴格落實“三清”。建議由政府相關教育部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各街道辦事處統籌執行,確保全市校外培訓機構的摸排工作做好“三清”:第一清,對轄區所有校外培訓機構按照類別進行造冊登記,摸清機構的數量;第二清,針對不具備辦學條件的培訓機構,要按照“無證無照”“無證有照”來進行分類摸排匯總;第三清,做好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排查統計臺賬,摸清機構的辦學行為。
行業約束,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建議由市教育局牽頭籌建校外培訓機構行業的專業委員會,由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和教育行業專業人士組成。建立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自律制度,健全行業服務機制,推動泉州市民辦教育培訓機構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風險預警,探索第三方存管制度。建議泉州市教育局與金融部門建立合作,探索建立校外培訓機構第三方資金存管制度、風險準備金制度,通過建立學雜費專用賬戶、嚴控賬戶最低余額和大額資金流動等措施,加強對培訓機構資金的監管,讓培訓機構的資金處于監管之下,避免因經營不善面臨倒閉或惡意終止辦學、抽逃資金等問題出現,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記者 林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