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進取者勝,唯拼搏者贏;不負人民,無愧時代。
這一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戰大考中,泉州人迎難而上、化危為機、危中尋機,全市上下團結一心、砥礪奮進,譜寫了波瀾壯闊的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歷史篇章,在泉州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有的成就和榮耀都來自各行各業的頑強拼搏,正是這份努力凝聚而成的洪荒偉力,為泉州經濟社會在戰疫中突圍帶來了無限可能和廣闊的前景。時光回轉,一個個振奮人心的畫面組成了泉州的2020年超越拼圖,拼榮譽,更有自豪感;拼政策,帶來獲得感;拼服務,增加歸屬感;拼顏值,提升幸福感。
拼榮譽
“城市高光時刻 ,我們一起奮斗,一同見證。”朝著高質量發展方向奮力邁進,每一個高光時刻背后,都是城市競爭力與吸引力。一年來,一個個叫得響的榮譽,讓泉州人內心有了更多的自豪感。
習總書記點贊的扶貧車間,泉州援建的!
跨越山海,心手相牽。今年6月8日下午,在寧夏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村考察脫貧攻堅工作。在村扶貧車間,他與鄉親們親切交流,充分肯定扶貧車間先富帶后富、幫助當地困難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的成效。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這一扶貧車間,是泉州市德化縣援建的。
東西協作,閩寧情深。1996年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啟動,24年來,泉州11批46名干部接力援寧,11個縣(市、區)先后參與對口援建,在塞上江南建起扶貧車間、引進閩籍企業、做大特色產業、改善民生工程等,于閩寧牽手協作奔小康的征程中,寫下一個個用心用情用力幫扶的泉州故事。
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一帶三”
今年10月20日,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暨雙擁模范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泉州市及所轄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泉州市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蟬聯“七連冠”“六連冠”和“四連冠”,實現“一帶三”目標,受命名表彰數量位居全國設區市前列。近年來,泉州不斷提升擁軍支前實效,解決官兵后顧之憂,創新雙擁工作品牌,推動新時代雙擁工作繼續走前列、出實效,全國雙擁模范城成為泉州靚麗的城市“名片”。
國慶假期,古城核心區人氣火爆,西街游客云集。(陳起拓 攝)
國內最值得一去旅游地前十
今年國慶中秋長假,串聯中山路、西街片區的泉州古城核心區成為最熱流量片區。線下,全市累計接待游客443.13萬人次。線上,抖音話題“抖來泉州游”點擊量超過5600萬。根據第一財經旗下數據型媒體DT財經發布的社交平臺討論國內最值得一去的旅游地Top10,泉州位列第七,搜索關鍵詞開元寺位居第一,古城位居第三。多方同頻共振,古城備受矚目。
全國經濟活躍城市營商環境第15名
今年6月18日,《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泉州營商環境在百座經濟活躍城市綜合排名中列第15名。
立足泉州民營經濟特色,泉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隨著“一窗通辦”、全省率先實行開辦企業“零費用”、超九成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的大力推行,泉州企業信心指標穩居全省首位。
申遺項目遺產點擴展到22個
今年4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古跡遺址日活動中,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介紹,我國2020年的申遺項目名稱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泉州是10世紀—14世紀世界海洋貿易網絡中高度繁榮的商貿中心之一,作為宋元中國與世界的對話窗口,展現了中國完備的海洋貿易制度體系、發達的經濟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態度。在原有16個遺產點基礎上,該項目現新增安平橋、順濟橋、市舶司遺址、南外宗正司遺址、青陽下草埔遺址、德化窯遺址等6個遺產點。
快遞物流總量全省第一
泉州物流業多項指標在全省排名前列,呈現出領跑全省的發展態勢。今年1-10月,泉州市快遞業務量完成13.01億件,同比增長39.67%,超過2019年快遞業務量(12.16 億件),全年有望突破16億件。截至目前,泉州快遞業務量穩居全省首位、全國第10位。
根據新一輪創建“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實施方案,到2022年,泉州全市快遞業務量將超過2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超150億元,培育壯大6家以上年收入超10億元的快遞品牌企業,支撐網上零售額20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