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防范疫情傳播風險,阻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傳播渠道,泉州市下發通知,要求從事批發、購進大宗自用、貯存進口冷鏈食品的單位和個人須做好信息報備工作。
從事批發進口冷鏈食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進口冷鏈食品預計到達倉儲地24小時前,向目的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報備,備案內容包括生產經營者名稱(姓名)、食品名稱、數量、檢驗檢疫報告、報關單、核酸檢測證明和消毒證明、承運企業和車輛、倉儲地點等信息。
購進大宗自用進口冷鏈食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進口冷鏈食品預計到達倉儲地24小時前,向目的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報備,備案內容包括食品名稱、數量、檢驗檢疫報告、報關單、核酸檢測證明和消毒證明、承運企業和車輛、倉儲地點等信息。
從事收儲進口冷鏈食品的冷凍冷藏企業(凍庫),應在收儲的進口冷鏈食品到達并完成消毒裝卸入庫24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報備,備案內容包括貨主、食品名稱、入庫數量、索證索票查驗核對情況、入庫消毒情況、運輸車輛信息、裝卸接觸從業人員信息等。
相關新聞
永春:商超應明示“進口冷鏈食品”
泉州網11月18日訊(記者李菁)昨日,永春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落實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責任告知書》。
其中要求,冷鏈食品裝卸工人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進口冷鏈食品在入庫前,凍庫需對該批貨物件件消毒和最小包裝消毒,確保不留死角。各凍庫需將進口冷鏈食品的每日銷售記錄報給當地市場監督管理所。
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要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義務,必須向上游索取,報關單、檢疫合格證明、新冠病毒檢驗報告、消毒證明等嚴格落實“一品一碼”追溯管理,嚴禁采購、銷售無合法來源的冷鏈食品。
各商超、市場、水產品店等經營者在銷售時,應在顯著位置明示“進口冷鏈食品”字樣,懸掛公示報關單、檢疫合格證明、消毒證明,建議零售商使用電子支付,如使用現金支付,需記錄客戶的姓名、地址、電話等內容。
延伸閱讀
冷鏈食品怎么吃才安全?
市民們選購冷鏈食品要去正規超市或市場,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
選購冷鏈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觸食品表面,建議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選冷凍冰鮮食品。購物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
廚房要保持通風,建議對廚房的臺面和其他物體表面經常清潔并擦拭消毒、餐炊具要經常高溫消毒處理。要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后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要存放過長時間,與熟食要分開存放。
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應燒熟煮透,盡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腌后直接食用海鮮食品。家庭成員或多人共同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風險。(記者李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