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泉州晚報報道《泉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稐l例》規定,寵物飼養、烈性犬飼養以及流浪犬只的管理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業內人士稱,流浪犬只的管理從此有了明確的職能部門,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此前,泉州晚報曾以《流浪狗 一個亟待破解的難題》為題深入剖析,以期為有關部門提供思路,如今隨著《條例》的出臺實施,這一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流浪犬無人管理容易帶來安全隱患
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清理流浪犬
13日17時30分許,記者在中心市區水門巷看到,一只白色的流浪犬,慢悠悠地從行人身邊走過,不畏懼行人和車輛。類似的現象,在市區并不少見。流浪犬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以及城市衛生、食品安全等關聯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市民的安全感,對此,泉州晚報多次進行報道。泉州市人大代表、鯉城海濱街道金山社區黨委書記曾玉云表示,過去我市犬類管理的職能比較分散,如今《條例》明確了清理流浪犬的職能部門,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條例》對居民飼養寵物作出規定,即“居民飼養寵物不得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以及他人休息。寵物在城市道路、公共場所排泄的糞便,其攜帶者應當即時清除。攜帶犬只外出應當束牽引帶。”并規定“禁止在城市建成區飼養烈性犬。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日常巡查。違法飼養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依法處理。烈性犬名錄由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確定并向社會公布。”對于已經產生的流浪犬,《條例》規定“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流浪犬只清理,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予以配合。”
泉州晚報多次呼吁加強流浪犬管理
市民建議建立流浪犬救助收容制度
此前記者調查發現,流浪犬大多來自居民對寵物犬的棄養。有市民呼吁,居民應先對自己所養犬只負起責任來,文明養犬,如為犬套犬繩,為大型犬戴嘴套,即時消除犬只排出的糞便和嘔吐物,按規定接種疫苗等。
也有市民建議,還應出臺更詳細、細致的規定,加強流浪犬的管理。曾玉云表示,要解決流浪犬問題,首先應明確養犬人權利和義務,實行養犬登記制度,也可以借鑒上海、深圳為犬植入“電子身份證”,其信息包括寵物照片、品種、注冊登記、免疫情況,以及主人的姓名、電話、住址等,執法人員可以通過手持讀卡器掌握犬只信息。此外,鼓勵養犬者對犬只進行節育手術,對野犬、狂犬等要給予強制性措施。
《條例》明確了流浪犬只清理的主管部門,可如何清理也是市民關心的問題。資深養犬人士王先生建議,應該建立完善的流浪犬救助收容制度,政府牽頭建立一個統一的流浪犬收容基地,社會各界可以出資出力。流浪犬被送到基地后,經檢查,非重病的流浪犬可以進行清洗、治療,發布領養信息,有穩定收入和正當職業等符合條件的市民可以申請免費領養。領養者將犬領養回家后,收容基地不定期對領養者做家庭回訪,進行后續監督,防止流浪犬被二次遺棄或虐待。(記者 王麗虹 陳靈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