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學常新“晉江經驗” 奮力建設“五個泉州”
——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泉州專場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昨日上午,以“弘揚‘晉江經驗’ 心無旁騖做實業 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泉州專場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發布會上,就境內外媒體記者所關注的服務引導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問題,市委書記康濤,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永禮,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洪自強逐一詳盡地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泉州專場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 (陳英杰 攝)
談政企互動
“全力扶持民營企業轉型發展”
人民日報記者: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廣泛熱烈反響,民營企業家很受鼓舞。泉州是民營經濟大市,在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方面有何新舉措、新作為,效果如何?
康濤: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體現了黨中央對民營企業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對泉州而言,民營經濟是泉州的一大特色,民營經濟的貢獻可以概括為“八八九九九”,即貢獻了全市八成的稅收、八成的GDP、九成的研發投入、九成的城鎮就業、九成以上的企業數。
習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這句話說到了泉州廣大民營企業家的心坎上!近年來,我們按照總書記“正確處理好服務和引導關系”的重要要求,全力扶持民營企業轉型發展。剛才,我介紹了抓政企互動的“三個關鍵”,這里再補充三個著力點:
一是政策包。中央、省里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作出部署后,我們及時出臺了“1+X”惠企政策包,即一份《行動方案》和一系列配套措施,目前已經出了17份措施,包括增資擴營、支持技改、廠房盤活、股權基金等。比如企業融資,泉州既有頂天立地的企業,也有鋪天蓋地的小企業,我們強化金融服務中小企業,推動全市金融機構開展“無還本續貸”業務,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該項工作得到國家銀保監會推廣。還比如企業用地,鼓勵企業集約節約用地、追加投資,工業用地增容不補交出讓金等,減輕企業資金壓力。
二是路線圖。我們梳理19個重點行業,包括鞋服、機械、建材、食品等,逐一制定產業路線圖,既梳理產業鏈缺失的生產環節,又梳理創新鏈急需的研發平臺、檢測中心等,每個路線圖由一位市領導牽頭組建工作班子推進。一方面,推行“龍頭企業開單、政企聯手招商”的產業鏈招商模式,政府帶著企業一家一家去談,努力“落地一個龍頭,建成一個鏈條”。另一方面,推行“企業+行業協會+科研平臺”的技術合作攻關模式,每年向企業公開征集20多個共性、關鍵性技術需求,回過頭來為企業服務。
三是大環境。這里著重介紹下人才工作。我們大力實施人才“港灣計劃”,重點吸引高層次人才、實用人才和技能人才三類。對高層次人才,我們把人才的認定權交給企業,避免認定脫節,在恒安等31家企業開展試點,目前企業已自主認定市級人才270多名。還探索了事業編制“周轉池”,高校院所事業身份人員到民企工作的,可在“周轉池”寄掛編制、保留身份。對實用人才,給予安居補助或“拎包入住”的青年公寓,爭取每年引進1萬名。對技能人才,給培訓機會,每年重點支持10家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培養更多會開智能機器的藍領。
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化賦能已成為泉州制造業發展的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福建正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泉州作為制造業大市,現在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方面有哪些成效和做法?
王永禮:感謝你關心泉州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和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泉州的確是制造業大市,2018年工業產值達1.82萬億元,在全國所有城市位居12位,泉州制造業發展趕上改革開放每一個節點,習總書記肯定泉州企業家心無旁騖做實業。根據習總書記關于“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論述,泉州加快產品、工藝、管理“三個賦能”,數字化賦能已成為泉州制造業發展的新動能。
具體我想用五組的數據跟同志們分享:
1.九成以上的制造業企業實現“觸網”,是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城市。近三年來,泉州網絡零售額平均增幅30%以上,2018年達1415億元,占全省近四成;現有國家級電商企業3家、電商園區2個,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數量位居地級市前列。2018年,泉州快遞業務量近10億件,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10位,全國幾大快遞企業的區域總部設在泉州的就有11家。
2.超過五成規上企業融入“數控一代”,實現智能化改造,是全國“數控一代”創新應用示范工程試點城市。康書記剛才提到近6年泉州已建成近700條數字化生產線,在建投資億元以上的還有近100條。改造后的企業用工和改造前比平均減少30%,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5%。像泉州的百宏、九牧都是比較典型的企業。
3.超1000家企業“上云”,工業互聯網發展走在全首前列。推動“設備上云”“流程上云”,構建和融入工業互聯網生態。
4.超100個數字經濟平臺上線,年交易額超10億元平臺20多個,數字經濟指數綜合評分超80分,處于全省第一梯隊。我們把數字經濟融入研發、生產、流通、銷售等全鏈條。比如,品尚征信平臺是全省首家市場化征信備案機構,已完成20余萬家法人主體公共信用評價,并與臺灣中華征信所全面業務合作,開啟了兩岸民間征信融合。除此之外,典型的企業還有天地匯物流平臺,迪特公司矮凳網等。
5.近幾年泉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正致力培育壯大電子信息制造業,包括集成電路、化合物半導體、傳感器等產業的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終端應用等環節,這個鏈條正在形成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