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改建項目建設工作扎實推進,場館改造有望于2018年通過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該館作為泉州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環節,被列為2017年“項目攻堅年”重點項目。
“非遺”館改建項目效果圖(陳智勇 翻拍)
項目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
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改建項目改建規模8523.4平方米,將對泉州僑鄉體育中心保齡球館進行內外整體改建,并進行功能布展。
由于該項目為改建工程,原有建筑施工年份較久,在改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新年以來,在全市上下“大干40天 比拼開門紅”良好氛圍中,該項目建設單位克服困難,想方設法扎實推進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項目建議書批復、舊館移交、前期經費批復和場館展陳初步方案編制,完成舊場館內部、屋面和外部正立面拆除、建筑結構檢測、承建單位進場施工等工作。
“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改建項目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對項目設計、施工、采購及內部展陳設計、布展等進行一體化公開招標。”項目建設單位泉州市藝術館負責人介紹,為科學、有效控制工程預算,該項目采用初步設計完成后,再進行工程總承包的辦法,最終上海美術設計有限公司中標。
助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泉州“非遺”館將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分為四個部分,通過空間規劃來布展。一層將作為辦公區和庫房區;二層為序廳以及展示第一部分“物華之美,民間瑰寶”,以作品展示為重點,同時保留原演藝場所,作為非遺活態表演展示舞臺及影像播放廳,通過視覺符號表達多元泉州;三層展示第二部分“民俗之風”和第三部分“泉腔之韻”,主要通過展示泉州的民俗風情以及音樂、戲曲,傳達泉州人的精神魅力;四層“天工之巧,匠心營造”以泉州傳統制作技藝為重點展示對象,輕裝飾,重展品,讓展品與群眾交流;五層擬設立臨時展廳和學術報告廳。
“泉州市作為‘非遺’大市,擁有一大批珍貴的‘非遺’瑰寶。”泉州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非遺”館建成后,不僅通過靜態展示“非遺”項目,還通過動態展演讓“非遺”“活”起來。(記者 陳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