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現場
欣賞完《九歌·意象》,臺灣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林珀教授認為該劇體現了“世界音樂的融合”。“新加坡是文化多元的國家,湘靈音樂社是由華人主導的音樂社,要讓當地的人接受這門藝術,需要匯納百川,需要創新和變化。”林珀說,這部南音音樂劇帶給觀眾的,不僅僅是戲曲,呈現的是一個現代劇場的概念,拋掉了劇種的包袱,形式很創新。
主創和演員
社長接受記者采訪
成立于1941年的湘靈音樂社,是由丁宏海的父親——丁馬成會長一手扶持、用心澆灌,才得以成長,成為新加坡繼承與弘揚南音的藝術團體。丁馬成于1916年出生于泉州東海后厝村,18歲時離開泉州,遠赴新加坡,于1977年擔任湘靈音樂社社長。他曾于1987年獲得新加坡文化獎,在擔任會長期間就相繼提出改革南音、重振南音等深具歷史意義的行動,其中包括最重大的一項舉措,那就是帶領南音走出節奏過于緩慢的格式,精簡曲子,并結合古曲新詞對南音進行改革創作。丁馬成在新加坡創作了近300首南音作品,于1992年離世。
丁宏海介紹,今年恰逢南音大會唱在泉州家鄉舉辦,又是父親去世25周年紀念日,湘靈音樂社將于12月10日,在老家東海舉辦南音演唱會,紀念丁馬成會長對家鄉、對南音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