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8日訊 又到了木棉樹成熟的季節,空中飄舞著團團雪白的棉絮,令部分體質敏感的市民感到十分的不舒服,甚至還有人因此進了醫院。
海都記者了解到,目前,泉州中心市區木棉樹的種植除了市區各大公園外,還分布于東門頭、豐海路、臨漳門附近。
公園里飛絮擾民
對此,泉州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提醒,相較于盆架子樹,木棉飄絮引起過敏的現象較常見,請市民朋友注意防范飄絮吸入呼吸道,尤其是哮喘和呼吸道疾病者,勿在樹下長時間逗留,有對花絮過敏的人盡量戴口罩經過。
此外,為減少飛絮引發部分市民過敏,中心市區內不再種植木棉為行道樹,主要集中在高速路邊種植,而沒有飛絮的異木棉則會繼續在市區種植。
海都記者注意到,在西湖公園南大門,木棉飄絮的現象最為明顯。大小不一的棉絮,輕輕地飛起、落下,猶如飛雪,別有一番趣味。帶起的微風,讓一團團“雪球”翻滾著。 不少市民朋友還伸手去玩這些棉絮,也有個別市民覺得煩人,騎車經過時,飄到到臉上,會產生瘙癢。
西湖公園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南大門的棉絮,主要是種植在管理房附近的兩株木棉樹飄過來的。海都記者看到,這兩株木棉樹長勢挺拔,枝頭上掛著一個個裹著棉絮的果實,白色團狀的棉絮正從樹上飄下。
該工作人員還介紹,西湖公園種植木棉數量并不多,只有10多株,且零散分布著,但每株樹產生的棉絮較多,這兩天才一直在飄。
“木棉是本土樹種,適應能力強,且高大挺拔,開花漂亮,被稱為英雄樹。”該工作人員稱,公園內都喜歡將其作為景觀樹點綴。據悉,木棉飄絮的時間預計持續半個月左右。
泉州市皮膚病防治院副主任醫師黃小兵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他們有接觸到因棉絮引起皮膚過敏或過敏性鼻炎癥狀的患者。尤其是引起過敏性鼻炎的居多。黃小兵建議,一般情況下,市民若不小心吸入棉絮,應當先用面巾紙擦拭,再用淡鹽水沖洗鼻部即可。若出現打噴嚏、紅腫、發癢等明顯過敏現象,要盡快到醫院檢查。(海都記者 柳小玲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