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撒野存隱患
數據
四萬只城市犬 五成未打疫苗
據泉州市農業局動物疫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黃先生介紹,截至2016年年底的數據,泉州登記在冊的城市犬為43616只,其中注射過疫苗的為23055只;而農村犬也不容樂觀,20萬只中注射過疫苗的僅有72942只。
“接種疫苗現在只能靠飼主自覺,無法強制免疫。”黃先生介紹,在中心城區的豐澤區、鯉城區注射疫苗情況相對好點,而一些城區的邊緣地帶及農村地區因為飼主意識問題成了“重災區”。他表示,預防狂犬病真正有效的方式是給狗接種狂犬病疫苗。
記者從市農業局獸藥獸醫科了解到,目前鯉城區、豐澤區和洛江區已在中心市區設立和委托了16家免疫點,其他縣(市、區)在鄉(鎮、街道)畜牧獸醫站設立犬只免疫注射點,對已免疫犬只發放統一規格的免疫證,建立規范的免疫檔案。
管理
曾經開展專項整治 免疫率一度近七成
鑒于家養犬越來越多帶來的隱患,泉州也曾進行過整治。
2006年,因市區接連發生犬類傷人事件,泉州市人民政府發布《加強市區狂犬病防控和犬類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把犬類的飼養許可、管理、免疫和狂犬、流浪犬的滅殺等一系列措施結合起來,并擬定了一個專項整治行動,于當年10月1日至12月30日,對狂犬、流浪犬進行全面強制捕殺。
在當年專項整治行動的影響下,中心市區的近25000只家養犬類免疫率接近七成。只是,這些年,家養犬的免疫率又呈下降的趨勢。
困境篇
無專門的法律法規 責任管理部門模糊
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透露,2009年出臺的《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養犬管理工作的意見》規定了公安部門、農業部門、衛生部門、城管部門或城市執法部門、工商部門等在養犬管理工作中的具體職責。不過,由于在全國、全省還沒有專門的犬類管理法律、法規,各部門無法可依,無法聯動。
記者從公安部門獲悉,之前按市里規定是由他們牽頭協調養犬管理工作,但具體由誰來管并不清晰。目前無法強制養犬人進行犬類登記,相關的狗證與年檢的配套管理制度也成空白。公安機關只有權處理因養犬行為引起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缺乏強制處罰措施
靠養狗人自我約束
2009年3月1日,《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養犬管理的通告》正式實施,明確規定禁止個人飼養烈性犬,出門遛狗時應當攜帶《犬類免疫證》,城市主要道路、公共交通及商店、公園等公共場所都禁止攜帶犬只出入等。不過,在養狗管理的核心問題,諸如不打狂犬疫苗該如何處罰、違反其他規定又該如何處罰等強制措施方面,一直是爭論焦點,最終沒有形成明文規定,導致管理上“無人認領”,市區養狗管理從而陷入多年模糊不清的狀態。
記者從泉州市農業局動物疫控中心了解到,根據泉州現有的養犬管理通告,并未明確提到對于不打狂犬疫苗的強制處罰措施,以致近幾年來,市區家養狗的免疫工作只能靠市民自覺,基本上成了一種道德上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