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泉州市政協督辦重點提案《關于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建設和諧旅游強市的建議》。接下來,泉州將建立統一管理體制和資源整合的試點,實行景區所有權、經營權和監管權分離,并以清源山創建5A為契機,打造龍頭景區。
提出提案的政協委員李天賜認為,旅游開發需要大手筆,不能今天做一點明天做一點,得聘請專業單位進行統一規劃布局。泉州市政府副市長周真平表示,8月初召開的福建省委九屆五次全會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工作也首次進入省委全會議題,這說明全省都要進入旅游發展的春天了。市委全會也同樣把旅游放在三大戰略產業發展的高度上,因此應該鼓足干勁大干一場,讓旅游產業真正成為一大支柱產業。
■10個縣(市、區)重點培育旅游業
提案:泉州目前已具備建設旅游強市的條件,建議在泉州市“十二五”規劃中確立建設旅游強市目標,并成立旅游產業發展委員會。
泉州市旅游局:目前,已有10個縣(市、區)提出把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來培育。
按照規劃,要把泉州打造成我國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實現由旅游資源大市向旅游強市轉變。2010年全市旅游接待約24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約250億元。力爭到2015年,這兩項指標均能翻一番,分別達到5000萬人次和650億元。
■建議政府投入增多建股份制公司管理
提案:泉州每年旅游發展專項經費一直浮動在1000萬至1500萬元。而杭州則為2.5億元,即使是鄭州也有5000萬元。建議設立政府旅游產業發展基金,并敞開大門吸引社會資本。
泉州市旅游局:旅游發展專項經費已由去年的900萬元追加到今年的1200萬元。而福州和廈門到2015年都將增加到1億元左右,由此建議泉州今后也要根據市政財力逐步增加投入。同時,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旅游業發展。
提案:泉州旅游另一短板是體制還沒理順,各自為政。
泉州市旅游局:泉州正在探索打破條塊分割、實施旅游資源一體化管理的新模式,并以清源山創建5A為契機,實行景區所有權、經營權和監管權分離,成立股份制經營管理公司,建立統一管理體制和資源整合的試點。
■打造龍頭景區挖掘本土特色
提案:泉州旅游業還沒有形成發展大氣候,建議整合大景點,設立泉州旅游文化節。
泉州市旅游局:泉州正以清源山創建5A為契機,打造龍頭景區,已整合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和南少林寺。接下來,還將整合閩臺緣博物館、西湖公園和開元寺等,形成集休閑度假、觀光游覽和美食于一體的環清源山文化旅游圈。此外,豐澤區正在推動南少林寺片區旅游綜合體建設,南安也在推進鄭成功文化旅游區建設,崇武至秀涂海岸帶將打造成濱海旅游度假目的地。
提案:建議推進木偶、梨園和涉臺、涉僑等本土特色建設。
泉州市旅游局:今后,泉州將把閩臺緣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文化園)、施瑯故居和圍頭戰地文化區等涉臺景區(點)整合,串聯成對臺旅游線路。啟動古韻泉州多元文化旅游區建設,著手策劃以中山路為軸線,整合古城景點,開發朝圣謁祖游、文化創意游和古城街巷游等體驗游。
■開拓阿拉伯客源進軍日韓市場
提案:客源少一直困擾泉州旅游,建議發揮港澳臺僑胞和全國泉籍異地商會力量,主攻日韓,進軍歐美,建議申請開通泉州至武夷山航班,與廈門、龍巖和武夷山等結為旅游友好城市。
泉州市旅游局:目前打算利用清凈寺和圣墓等,加大對阿拉伯、東南亞等國外穆斯林地區的營銷,利用泉州與日本、韓國在神道、武道、茶道、民俗和民居等文化之間的淵源關系,進軍日韓市場,并著手開拓歐美市場。還可借助推進廈漳泉大都市區旅游同城化建設,來拓寬客源市場。(陳建輝)
相關報道>>>
泉州旅游啟動“造月”計劃
通過創建清源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打造出泉州旅游的龍頭景區,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形成“眾星拱月”的全新格局;借鑒臺灣模式,開發泉州少林寺片區旅游;崇武至秀涂海岸帶“打包”開發,營造世界級度假勝地……
9月4日,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對今年重點提案《關于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建設和諧旅游強市的建議》的辦理落實進行督辦。
■委員建議
旅游資源“滿天星”“合拳開掌”更有力
今年泉州兩會上,市政協委員李天賜針對泉州旅游存在的“旅游資源不夠凸現,城市接待有待加強”、“景區(點)星星多、月亮少,缺乏聚集人氣的大景區”、“城市營銷力度不大,旅游客源市場開拓不夠”、“從業人員素質低,產業信息化有待加強”等問題,提出“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建設和諧旅游強市”的建議,并被列為今年市政協重點督辦提案。
該提案建議,確立建設旅游強市,成立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有關領導為副主任,各區縣、有關職能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旅游產業發展委員會,負責全市旅游工作的協調;針對泉州旅游景區多,但規模都比較小、比較分散的特點,建議整合景點,建成一個大景點。比如整合泉州市區的清源山、開元寺、泉州少林寺以及旅游文化、文物一條街等;吸收合并泉州旅游實業公司、泉州展覽城公司、泉州中國國際旅行社、清源山旅行社等市屬旅游資產,進行資產重組,合理配置,有效管理等。
■部門對策
9月4日的座談會上,市旅游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提出四條對策,啟動泉州旅游的“造月”計劃。
抓龍頭
借創5A之機整合資源
形成環清源山文化旅游圈
“星星多、沒有月亮”,缺乏旅游精品,這是泉州旅游業長期以來存在的短板。
有關部門負責人稱,通過創建清源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打造出泉州旅游的龍頭景區,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目前清源山5A創建工作已順利通過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委會的景觀價值專家評審,本月將迎來國家旅游局專家組的實地暗訪考評。
下階段,還將進一步整合清源山周邊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西湖公園、開元寺等文化旅游資源,形成集休閑度假、觀光游覽、美食購物于一體的環清源山文化旅游圈。
學臺灣
借宜蘭經驗開發泉州少林寺
打造閩南特色旅游勝地
豐澤區方面,將大力推動泉州少林寺片區旅游綜合體建設,借鑒臺灣宜蘭的城市建設風格及商業運作模式,著力抓好旅游、宗教、南少林武術、商貿、景觀等資源的整合,將泉州少林寺片區及周邊舊城改造布局與泉州少林寺建設風格相融合,逐步打造成富有閩南特色的旅游文化勝地。
靠大海
崇武至秀涂“打包”開發
營造世界水準的度假勝地
把崇武至秀涂海岸帶作為一個完整的濱海文化休閑旅游帶進行保護性開發,建設一批高品位的濱海度假酒店群和旅游綜合體,營造閩南特色濱海旅游度假目的地。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泉州市環灣規劃會上獲悉,今后將有一大批高星級酒店、旅游綜合體、游艇俱樂部在這一帶聚集。
玩穿越
深度發掘古城老街區
帶您回到唐宋元明清
著手策劃以老城區中山路為軸線,整合古城區各類景點,開發古城朝圣謁祖游、古城文化創意游、古城街巷游、古城文化體驗游,把泉州古城作為一個整體旅游景區來開發。
下階段,泉州將根據古城歷史和文化脈絡,把城市建筑和人文景觀進行功能區劃分,以中山路為軸線,按照不同歷史朝代打造不同的旅游功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