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淘寶與天貓“雙十一”191億元的銷售額,讓旅游界看得眼紅。今年雙“11”,攜程網、春秋旅游網等旅游線上企業紛紛宣布加入“雙11”特賣,且讓利幅度巨大。眼下,“雙11”狂歡焰火還沒散盡,這股熱勁似乎又有向“雙12”蔓延的趨勢。在線旅游企業試圖把“雙12”打造成網上旅游行業的購物節。據了解,本次“雙12”推出的促銷活動,幾乎涵蓋機票、酒店、旅游等所有種類。其中,手機移動客戶端仍是最低折扣和返利的渠道,熱衷群體將向各年齡段蔓延。
“雙11”:旅游行業爆發日
除了線上線下搶吃的、搶穿的、搶用的,今年,連搶玩的也加入了網購大軍。市民在網上“淘”旅游,萬元內可游歐洲,酒店價格最低1.1折。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的“雙11”活動中,旅游成為今年天貓購物狂歡節的黑馬。數據顯示,淘寶旅行旅游度假產品成交量突破17萬筆,如果按照平均每個行程飛行1000公里的話,就相當于要繞地球3000圈,成為行業新亮點。
數據顯示,淘寶旅行上的酒店客棧、旅游度假產品的交易均有大幅的提升,由此導致淘寶旅行平臺上自由行的比例從以往的20%提升到50%以上。從商家數據來看,中青旅旗艦店、五星匯旅行和樂游旅游網三個商家,預售旅游度假產品的交易額累計突破千萬元大關,一齊邁入千萬俱樂部的行列。
記者在淘寶網頁查詢到,一款“2049元玩泰國!曼谷芭堤雅半自由行4日”的行程僅開售3日,已有153人購買。一位打算明年結婚的市民搶購完這段行程后對記者說,原價五千多元,現價兩千元,相當于兩個人出門玩只花一個人的錢。更重要的是今年拍下,有效期可延伸到明年10月份,她和愛人張先生已經計劃好,將這段泰國行當成二人的蜜月旅行。
“雙12”:旅游訂單或超“雙11”
“錯過雙11,還有雙12”,隨著時間的推進,“雙12”已經進入預熱階段,在線旅游企業使出渾身解數叫賣“折扣史無前例”、“零利潤”等旅游產品。而有人留意到,與以往略有不同的是,今年“雙11”中,在線旅游企業給出的最低折扣和返利都發生在移動客戶端,鼓勵消費者用手機搶購。有數據顯示,使用手機客戶端的群體中,超過五成是25-35歲的消費群體。業內人士稱,雖然這類消費群體依然會成為“雙12”活動較為熱衷的主要群體,但從年齡上看,也會逐漸向各個年齡段蔓延。
“目前正值旅游淡季,價格本來就處于全年‘低位’,而隨著年末的臨近,不少上班族都選擇在此期間將年假‘清零’出游。”
“目前多數航空公司發布了最新秋冬航季航班信息,航線條數、航班密度均達到了歷史高點。再受益于目前松動的簽證政策,東南亞國家的出游熱度最高,往返機票最低幾百元起。”
不過,對比可以發現,在線旅游市場不僅打起了價格戰,更比拼服務。比如,針對大部分旅行社代理的簽證服務報價偏高的情況,在線旅游網站紛紛推出特價簽證服務,去哪兒網更是推出了“999元歐美澳底價簽證”活動。
“25—35歲的‘移動’消費群體同樣會成為‘雙12’的主要人群,預計旅游訂單或超‘雙11’兩成。”業內人士稱,一旦“雙12”像“雙11”一樣形成慣性消費,或將再次改變人們的旅游意識和計劃。
“物美價廉”面前警惕價格陷阱
一場“雙11”的電商大促銷活動讓旅游電商也紛紛加入促銷價格戰,讓利幅度為歷年最大。消費者在面對讓人怦然心動的低價時,也要保持一份清醒,不妨“貨比三家”,多幾個角度來衡量其性價比。旅游業內人士建議,想要收獲一次“物美價廉”的旅行,要警惕以下消費陷阱。
據記者了解,目前正值旅游市場的傳統淡季,旅行社、航空公司、酒店紛紛在此時推出促銷活動,價格相比平時的確有很大的優惠。不過市民也應該注意低價的真實性。“雙12”購物潮臨近,國家工商總局市場司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禁止電商在“雙11”促銷活動中進行先漲價再降價。旅游法明確規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游活動,誘騙旅游者,并通過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警惕不合理收費,低價雖然讓人心動,但是也要留意一些產品隱含的不合理收費。
記者也發現有網站的自由行產品若修改酒店和航班等,要另付20%的服務費;某個國內自由行產品,預約提交成功后,在“雙11”當天未付清尾款,定金無法退回,預約成功,無法退票更改簽轉。旅游是具有彈性和變動的行為,建議消費者在選擇此類產品時再三考量。注意購物和自費,面對旅游產品低價,市民應該注意,低價后面是否有另行消費的陷阱,特別是團隊、一日游等產品。(記者 謝艷/文 唐秀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