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區積極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工作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來,洛江區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省、市紀委全會和區委四屆五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積極推進反腐倡廉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為洛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落實“八項規定” 切實改進作風
嚴禁參與他人高檔宴請、娛樂等可能有損干部形象或造成不良影響的活動;嚴禁以組織干部職工活動、慰問干部職工等名義用公款吃喝和購買、發放各種購物卡、有價證券及禮品……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后,洛江區制定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辦法和關于進一步嚴明紀律加強作風建設的“十二條嚴禁”,把各項規定要求落實到位。
同時,該區成立4個督查組,開展貫徹落實“八項規定”情況的專項檢查,抽查6個鄉鎮(街道)和15個區直部門;對10個重點部門和2個鄉鎮的大筆資金支出、公務接待、福利和津貼發放等情況進行檢查,制度化、常態化推進“八項規定”貫徹落實。對專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批評,對相關責任人問責追究。此外,還建立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績效評價、財政監督“四位一體”的管理機制,“三公”經費開支大幅下降。
加強宣傳教育 營造清正風氣
廉政宣傳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洛江積極創新形式、拓展載體,構建起了立體式、多層次的廉政教育體系。
搭建廉潔從政教育新平臺。近日,洛江區建成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并投入使用,基地設置“反腐歷程”、“典型案例”、“洛江清風”等版塊,吸納大量的案例和視頻資料,建立了以史為鑒、以案為戒、以文化人的教育體系。今后,該區將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職工、教師等到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任職上崗前先過廉政關。洛江區以被省紀委確定為“全省領導干部廉政法規知識測試”試點單位為契機,進一步探索完善測試方式、試卷命題、結果運用等配套制度,測試對象從科級干部擴展到新招錄公職人員,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為全省擴大試點、全市全面推廣提供有了益經驗。今年該區29名新招錄公職人員的廉政知識測試內容就新增了中央“八項規定”、黨的十八大精神和新黨章等內容。在開展廉政測試的同時,該區還開展了新任科級領導干部任前廉政談話,由區紀委書記對新提拔的科級領導干部進行集體談話,督促他們把好廉政關。
開展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在機關設立廉政文化圖書室、舉辦中心組專題學習會及“清風頌”廉政書畫作品展、開設洛江廉政網、開展領導干部每月“一文一警”讀書思勤廉活動等;在學校開展“敬廉崇潔”主題征文、手抄報、演講比賽、主題班隊會等,并通過板報、校園網、校園廣播和電子屏等進行廉潔教育宣傳;在農村(社區)設立廉政書屋、開展廉政春聯現場書寫贈送活動、播放廉政警示片、組建文藝宣傳隊,形成全民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格局。
積極搭建平臺 推進科技“防腐”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信息網絡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洛江積極探索運用科技手段構建5個電子監管網絡,大力拓展預防空間,取得了明顯成效。
通過預防腐敗信息共享和預警系統,有效分析行政執法、政府采購、科級干部廉政檔案、工程招投標等信息,為查辦案件提供線索,今年發布預警7次,提請各類信息50余條,發現案源線索3條。通過國有資產動態監管系統,實時監督150個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資產利用情況和去向,規范各單位資產購置、處置和管理行為。通過科級干部電子廉政管理系統,收錄全區所有科級干部個人應報告的收入、企業兼職等重要事項、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黨紀政紀處分等情況的廉政信息2500多條,動態監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情況。通過辦事公開綜合管理系統,集中統一公開黨務、政務、村務、院務等信息2萬多條,方便群眾查詢、點題公開、投訴咨詢,收集、辦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建議200多件,按時回復率達到90%以上。通過行政效能監控系統,設置電子眼,實時監控工作人員辦事行為、服務態度,促進機關作風轉變。
健全監督機制 切實保障民生
防腐工作既要內部監管,還要外部監督,做到“內外兼修”。洛江區努力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廣泛接受民主、輿論和群眾監督,使“外部環境”與“內部監督”有效結合,形成監督高壓線。
該區聘請了24名企業、民辦學校和農村基層效能監察員,建立效能監測點,擴大監督與建言獻策渠道,并通過開展“看、比、走”民主測評涉企部門中層干部活動,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建立民主評議員信息庫,選聘專家評議員200多人、群眾評議員1700多人,擴大民評隊伍代表性,增強民評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此外,該區還深化政風行風建設,舉辦泉州市“政風行風熱線”走進洛江活動,區領導帶領24個區直部門和行業主要領導通過廣播、電話、短信、微博等方式現場接受群眾咨詢與投訴,傾聽群眾呼聲,暢通訴求通道,拓寬政府與群眾溝通交流平臺,重點受理涉農領域群眾關注的問題,協調解決群眾反映的涉農糾風問題40多個,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周方芒 姚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