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江區羅溪鎮三合村,借助無人機從天空俯瞰,一片淺灰色的現代化養豬場矗立于丘陵群山之間,這里是綠之園原種種豬繁育基地。走進育種基地,只見一排排現代化豬舍干干凈凈,一頭頭優良純種、二元種豬膘肥體壯,自動智能化的技術設備和養殖環境讓人眼前一亮。
“我們這里的豬舍一點也不‘臟亂差’,豬舍設計有自動控溫、供料、獨立的雨污水收集系統,產生的糞便也有專門收集,處理后再資源化循環利用。”現場負責人林少槐介紹。據悉,綠之園原種種豬繁育基地項目總投資達1.1億元,占地面積約1750畝,基地內存欄約2.2萬頭,年銷種豬、仔豬5萬頭左右,年產值1.2億元。
特色生態養殖成了三合村發展的一道新名片,而在后溪村,則是不一樣的發展路徑。走在村里的生態步道,只見一水環繞,碧波蕩漾。春天的魚鱗壩,展現出極具生命感的水景觀;溪岸的景觀休憩涼亭、上下游的綠植小品、晃晃悠悠的吊橋,構成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鄉村畫卷。
“今天的優美環境得益于后溪村在發展旅游業之初就把生態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重點。”后溪村書記賴香菇介紹道。在此基礎上,后溪村水上慢生活體驗區、后溪魚鱗壩、休閑農業觀光園等鄉村振興重點產業項目陸續建成開放,再搭配綠豆湯、酸米粉、杏田甘蔗等本地豐富的農特產品資源,后溪村的鄉村振興發展成效逐漸顯現,鄉村旅游品牌逐漸打響,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
“羅溪鎮以市級鄉村振興農業生態型整鎮推進‘五好’鄉鎮創建為契機,堅持以‘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為抓手,依托鎮域交通區位優勢,挖掘歷史文化底蘊,深入探索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產品電子商務等產業發展體系,推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壯大。”羅溪鎮副鎮長許志峰說。
羅溪鎮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產業發展風風火火,成為洛江深入實施鄉村振興豐碩成果的最好注腳。產業興,則鄉村興。馬甲鎮永安村蝴蝶蘭基地、羅溪鎮洪四村紅色旅游、虹山鄉“地瓜文化旅游節”“油菜花節”……近年來一個個具有地理標志和鄉土特色的農業生態、文旅資源,駛入產業化發展的快車道,成為洛江鄉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亮點。
“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為指導,挖掘和用好本地優勢資源,找到合適的產業發展方向,繼續為特色產業謀思路、為農民致富找門路,全力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洛江區農水局局長許坤芳說道。
下一步,洛江將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建設,大力推進137個年度計劃鄉村振興重點項目,進一步圍繞本土資源,立足鎮村實際,壯大發展特色農業;加強農文旅深度融合,發揮好生態優勢,結合示范線沿線各村文化特色、產業布局等,打造全域旅游;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配套設施建設,開展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不斷提高農村建設品質水平,以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繪就具有洛江特色的鄉村振興新畫卷。(陳偉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