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不斷的油菜花,如同金色的地毯鋪展田央;集旅游觀光、養身休閑、拓展體驗為一體的石龍谷森林公園,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以精致休閑生活為發展模式的蘇山慢生活旅游度假區,清幽愜意、趣味雅致;還有搖曳生姿的彩虹瀑布;網紅打卡地櫻梅園;精致華麗的彭棠故居;高低錯落的百畝梯田;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遠近聞名的虹山地瓜……
近年來,虹山鄉依托深厚的文化積淀、秀麗的青山綠水、樸實的風土人情,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打造了休閑康養的人間福地。
項目帶動 夯實全域旅游根基
石龍谷森林公園景區是虹山鄉規劃發展全域旅游前期引入的大型旅游項目,景區擁有挑戰區、體驗區和紅色教育基地三大游樂類目,森林卵石小徑、森林氧吧、花海梯田、大峽谷觀光體驗區、石龍谷餐館、宿營基地、半山美廬等旅游配套獨具匠心。截止目前,接待游客總人數約6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約6000多萬元。
憑借龍頭景區的旅游示范效應,白鳳村、松角山村、虹山村等5個行政村依托本村山水人文因地制宜,培育旅游項目,櫻梅園、彩虹瀑布景區、彭棠故居、蘇山慢生活旅游度假區……虹山鄉推動旅游項目遍地開花,從“一處美”到“處處美”,夯實全域旅游根基,讓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更加璀璨奪目。
“目前虹山鄉對外開放的景點有石龍谷和櫻梅園,瀑布景區正在建設當中。疫情期間,景區全部關閉,但是我們也沒有閑下來,抓新的項目上馬,像櫻梅園景區就有六個新項目,高空快車、高空自行車、鏡子迷宮等等,暑期可以正式對外開放,到時候也歡迎廣大市民來這邊游玩體驗。”虹山鄉副書記林足水介紹道。
軟性植入 提升全域旅游品味
大型游玩項目吸引游客走進來,休閑項目則讓游客留下來。走進蘇山慢生活旅游度假區,木蘭溪流淌而過,兩岸花草點綴,嬌俏可愛,亭子里,人們邊乘涼邊談笑,村道兩旁,須苞石竹、鳶尾花、薰衣草等兩萬余株鮮花競相開放,好一幅優美的田園畫卷。
一年前,臺商王淑貞來到虹山鄉,被虹山鄉與臺灣清境農場相近的氣候、風景所吸引,決定扎根發展。“我尋找過很多地方,第一次來虹山鄉就很有感覺,所以決定要在這邊發展。我不只是要吸引本地人或是外地人,我更希望吸引臺灣人來,所以我覺得在這邊做康養很適合。”臺商王淑貞說道。
蘇山慢生活旅游度假項目規劃200多畝,以蘇山村自然環境為基礎,引進臺灣精致休閑生活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當地資源,建設漁歌仙境釣蝦場、鳳山休閑茶館、蘇山咖啡實驗農場、中草藥實驗基地、向日葵采摘體驗農場等項目。
游客可以在蝴蝶紛飛、螢火蟲閃爍的仙境中一邊體驗臺灣風情的釣蝦、燒烤,一邊享用臺灣手工制作的飲品和生啤,選購阿媽市集的原生態農產品,享受手工鮮花面膜,品味臺灣高山茶、虹山酸茶、花茶的清香,體驗林間茶棧的清幽,并體驗采摘咖啡果、研磨咖啡,品嘗咖啡的樂趣。農業與旅游相結合,建設亮點項目,既促進村民增收,又豐富虹山鄉旅游資源的多樣性。
“來石龍谷玩的,一年差不多有幾十萬人潮,我們要把這些人留下來,不僅在石龍谷消費,也要在這個村里面消費,村民有經濟收益才叫鄉村振興,所以我們是希望把產業融入到整個農村,大家一起相輔相成,這個就是美麗鄉村,把環境弄好,再來做康養。”王淑貞介紹道。